第(2/3)页 ...... 门阀世家的一众大臣,彼此交流着。 李牧私人出资开的这个义学,说白了那就是私塾。且不说门阀世家,便是一些当地的豪强大户,都会在自己地盘上开一所私塾,来教育自家的弟子学生。 只不过李牧的这所私塾,这等同与是向平民百姓招收学子而已。 办义学也好,开私塾也罢,这都是李牧自己的事情,与国无关,更是与门阀世家无关。 “他李牧有钱,便让他开吧!” “一所两所私塾无非是花钱买个名声而已,动摇不了什么大局。” “只要陛下不开公学,咱们便不去管他!”薛道衡说道。 薛道衡这话说的不错,一所私塾才能招收多少学生,就算李牧这所私塾大些,找个千八百人。但是,到最后这千八百人当中,又能有多少成才的。 李牧这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大局的,现在只要不让杨广开公学,那么他们门阀世家的根基便不会动摇。 李牧当真是一个信守承诺之人,头一天答应了会为百姓开一所公学之后,次日便直接在城内买下了好几座连在一起的大宅院,然后开始将这些宅院打通,改造,准备改造成能够容纳千余学子的学校。 上将军李牧为百姓建造义学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兴城,大兴城可谓是人尽皆知。 时不时便会有城内的平民来义学这里看看,想要看一看义学改造的进度。 毕竟,陛下开公学这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达成的事情,现在,李牧的这个义学,反而成为了平民价孩子读书的希望。 一日复一日。 转眼间又过了半个,李牧的义学也已经改造的差不多了,要不了多久,便能够正式开始招收学子。 就在李牧的义学即将开学之前,早朝之上,杨广又恰到好处的重新提起了开公学之事。 只不过,这件事又如同李牧所预料的那般,又被门阀世家联手驳回。 不过,这一切都在李牧的预料当中,李牧的计划也正在进行着。 很快,杨广在朝堂上在提开公学,又被门阀大臣驳回的消息,又通过报纸让大兴城的每一个百姓都知晓了。 大兴城的穷苦百姓们,在大骂门阀世家的同时,也只能将李牧的义学当成了唯一的希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