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点,天子之前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没人想去触这个霉头。 那么问题就来了,将士们的封赏从厚,那么立功的将领,爵位超擢一些,是否也是理所应当? 这番话文臣挑不出毛病来,勋戚这边,也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 李老侯爷既两不得罪,又不是敷衍了事,对于自己的一番操作很是满意。 许久没有参与朝事了,看来自己的这份功力还是没有退步。 接下来到底是封还是不封,就让其他人去吵吧! 李老侯爷说完,就要迈步回班,溜之大吉。 然而刚往后退了一步,就听到天子的声音再度响起。 “李侯此言,实乃老持承重之语,朕深以为然。” 群臣的目光纷纷悄悄往上首看去,只见天子仿佛被勾动了什么思绪一般,神色感慨。 “先是,土木军报回京,群臣惊惶,朕临危受命,总政监国,社稷重担压于一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幸有文武大臣,一力辅佐,方能稳定局势,重整战局。” 这话说的,叫群臣一阵摸不着头脑。 他们这正憋着劲儿准备继续吵架(划掉),继续讨论国政呢。 陛下您咋开始回忆起来了? 难不成是看到现在局面太好,忆苦思甜? 不过既然天子展开回忆,底下自然会有捧哏的。 内阁大臣陈循上前道。 “土木之危,实乃我大明立国近百年之大危难,百官蒙难,天子北狩,幸有陛下挺身而出,挽大厦之将倾,解社稷于倒悬,此实乃祖宗庇佑,陛下明断千里之故,臣等不敢居功。” 底下大臣眼见天子面上浮起一丝笑意,似乎对于陈次辅的识情知趣很是满意。 于是无数人心中纷纷唾弃。 呸,堂堂内阁次辅,如此阿谀天子,毫无气节风骨! 然后…… “次辅所言甚是,陛下临危受命,运筹帷幄,安抚社稷黎民,方有此战之胜,大明幸有陛下,此臣等之福,社稷之福也。” “不错,陛下英明睿智,圣命果断,此祖宗福泽,大明之福也。” 文臣可不只会犯颜直谏,说起好听话来,那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短短片刻,原本势如水火,剑拔弩张的武英殿,立刻就变成了一场给天子歌功颂德的大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