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来朱祁钰病重,朝臣们想要把朱见深扶回东宫,他也竭力反对,理由是太子已废,重新扶立是违逆上意。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忠臣,和于谦一样,他心里也有礼法的桎梏,但是相对而言,知遇之恩对他来说更重要。 这也是这一世,朱祁钰让他来当这个翰林学士的原因。 不过这段时间朝局动荡,萧镃的性格有些绵软,所以朱祁钰也没有让他过多参与朝事。 却不曾想,这个当口他站了出来。 不论如何,萧镃是如今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裴纶的顶头上司,他开了口,裴纶哪怕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退下。 但是裴纶刚刚站回原位,翰林院里头又冒出了一个人,却是翰林侍读彭时。 不过他的矛头没有对准天子,而是对准了王文。 “瓦剌一战,出使辽东,和脱脱不花达成所谓约定的,乃是天官大人,何故不发一言?难不成是心虚了吗?” 朱祁钰的目光在裴纶和彭时的身上转了一圈,算是回过味来了。 原来,刚刚裴纶的咄咄逼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的压根不是朱祁钰,而是想要激王文开口。 众所周知,王文是坚定的主战派,在对待瓦剌的态度上,他一向主张不做任何妥协,而且还是天子的心腹重臣。 裴纶以太上皇为由质问天子,王文必定是按捺不住,要出来反驳的。 但是没想到,萧镃横插了一手,于是,彭时不得不接替裴纶,直接了当的将矛头对准了王文。 王老大人也不是吃素的,都被人喊着名字阴阳怪气了,不怼回去都对不起他老人家的名声。 大步走到彭时的面前,王文冷哼一声道。 “彭侍读想让老夫说什么?” “是说一说,也先虎视眈眈图我京师,我大明却兵力告急之时,老夫如何顶风冒雪,孤身深入敌营,力劝脱脱不花退兵,定辽东战局的?” “还是说一说,彭侍读和裴修撰,在瓦剌大军压境之时,如何安坐在翰林院修书纂史,吟诗作赋,坐看风云的?” 这打击面有点广,翰林院剩下的一帮官员,也都忍不住脸色微红,感觉有被冒犯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