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朱鉴-《皇兄何故造反?》


    第(3/3)页

    他把奏疏送回朝廷,必然要经过通政司和内阁,那么朝臣们自然会将此事安排妥当。

    要么延期,要么换人。

    当然,大概率是要延期。

    毕竟,从朝廷的角度出发,刚刚派出去一波使团,立刻又再派,还是战争刚刚结束的情况下,实在不妥。

    但是,朱鉴却不愿意这样。

    从他的内心里,是希望太上皇能够早日回朝的,在他看来,太上皇才是正统,一日没有回到朝廷,社稷就一日不安稳。

    所以,哪怕冒险,他还是选了第二条路,就是遵旨而行,孤身直入瓦剌。

    这也是一次赌,他赌也先能够坐稳瓦剌太师的位置,不是一个会被情绪冲昏头脑的人。

    身为大同的提督大臣,朱鉴虽不能直接干预军政,但是基本的军情还是清楚的。

    瓦剌的现状并不算好,紫荆关的失利,让他已经失去了在蒙古各部当中最强势的地位。

    一个严寒过去,底层的牧民们冻饿而死的有很多,这直接影响到了也先兵力的补充。

    再加上这次沙窝之战的失败,接连两次的失利,如果也先是一个足够清醒的人,就该拿出真正的诚意,和大明和谈。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份密诏当中,朱鉴看到了天子的诚意。

    这一次,天子并不是红口白牙的只要求他迎回太上皇,而是给出了足够的条件。

    那就是,也先只要同意送还太上皇,那么大明可以不计前嫌,重新接纳瓦剌各部为属臣,恢复朝贡和赏赐的体制。

    这其实,已经算是极大的让步了。

    朱鉴心里清楚,天子不可能给出,比这个更加优渥的条件了。

    甚至于,如果不是直接由天子中旨而下,而是经由朝议的话,那么有相当一部分以某吏部尚书为首的激进大臣,连这些相对温和的妥协,也未必肯答应。

    所以他不能上奏疏,把事情闹大,因为那样一来,再派使团势必要经由朝议,而这些条件是否还能通过朝议,就不一定了。

    他没有别的路可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