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刚楞了楞,一头雾水。 这风格,很不陈老板啊。 “这是第一批资料。” 李云龙摇了摇头,解释道:“这次的生意,就是关于这个间谍。” “生意,间谍?” 赵刚疑惑不解。 这两个怎么联系在一起。 “陈老弟说了,他那边知道间谍是谁,甚至知道间谍被抓的具体过程,以及间谍给鬼子汇报了那些情报,也可以全部提供给我们···” 李云龙刚说到这里,赵刚就迫不及待的插话了: “那还等什么,找陈老板问出名单,然后抓起来。” 团里有一个鬼子间谍,而且疑似是一个情报联络人员,赵刚简直夜不能寐。 只要了具体的投降过程,哪怕间谍不承认,也能轻易证明出来,毕竟投降鬼子,就必须和鬼子接触,就必须离开部队和其他战士的视线。 “听我说完。” 李云龙翻了翻白眼:“这一次生意,就是让我们抓住这个间谍,而我们向陈老弟询问的情报越少,最后抓住间谍之后获得的价码也就越高。” “而且,这一次提供给我们的是重机枪。” “大口径重机枪。” “能防空,能反装甲的大口径重机枪。” “能防空,能反装甲的重机枪?” 赵刚心里犹豫了。 间谍对独立团安全危害很大,这才几天,就让团里在寿县的潜伏人员几乎被鬼子清扫一空,甚至连新一团也被牵连,要是时间一久,怕是会泄露更多情报。 越快抓住损失也就越小。 但防空能力,和反装甲能力,也是团里的急需,对比间谍,也没差多少。 布伦式虽然设置有防空三脚架,对空射击比捷克式架在肩膀上好多了,但是7.92毛瑟步枪弹威力太差,弹头弹道稳定性也差,打空中根本不行。 每一次鬼子飞机扫射,团里只能干瞪眼。 至于反装甲,那更是刚需,鬼子装甲车可不少,而独立团总不可能每一次都用迫击炮或者和尚的手枪对付装甲车,牵着浪费炮弹,一旦鬼子装甲车动起来,损耗太大,后者太危险,效率也低。 “那种十二点七口径的美国重机枪?”赵刚问道。 这种大口径重机枪只见过图片,在抗大学校中,但具体实物,还没有见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