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承邀请了不少民间乐器的老师登上这舞台了。 可问题是那几位手里拿的乐器,着实让人感到惊讶。 朴素已不足以形容了。 月琴,板胡,大锣,梆子、钟铃..... 这些乐器,或许许多人不认识,但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可问题是有位老大爷拿着板凳上台是什么意思? 这也是乐器? 那大爷举起的木块准备敲打小板凳的姿势,这分明是在告诉他们,这是乐器,而且即将给他们演绎。 这是什么乐队啊? 看乐器简陋的样子,似乎,全是自制的,从摆出来的这个架势来看,应该是传统民间艺术和摇滚音乐相结合的形式。 这是一首什么歌啊? 观众都看不懂,一时间也想不到,这是到底是什么民间艺术?全被那条凳子弄懵圈了! 谁也没听说过能用条凳当乐器的! 不过,好奇心趋势之下,观众对张承这首歌充满了好奇。 现场观众愣住了,而休息室的那些嘉宾也都愣住了。 “这些是什么乐器啊?”一个主持人忍不住问道。 “月琴,钟铃,还有大锣吧?”张富华摇头,说道,“认不全。我国民间乐器太多了。” “板凳也是乐器?”主持人满脸蒙圈。 张富华皱眉,随即看向旁边之人。 那是他邀请而来的帮唱嘉宾,叫李有。 李有在乐坛乃是大腕儿级的歌手,同时也是音乐学院的老师,虽然教的不是民乐,可见识肯定不是他们能比的。 “华阴老腔!”李有有些震惊的说道,“他这是要拿华阴老腔和现代摇滚结合么?” “华阴老腔?” 张富华的临时经纪人有些懵圈,他压根儿就没有听闻过。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有笑着说道。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第一批? 听着瞬间高大上了许多。 “他的帮唱嘉宾不会就是那些老大爷吧?”那主持人说道。 这话只是震惊,没有任何歧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