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啊。”小舅看向二舅和大舅,叹了口气。 “可以养雅鱼,雅鱼养好了也百多元1斤。”陈爸道:“等陈放这边有新品种苗子后,再给你们。” “嗯。”小舅他们点了点头:“那可以……清水鱼、冷水鱼,能养的品种挺多。” 怎么说呢。 陈放这边的爬鮡苗子还能再匀一些出去。 现阶段,陈放这边的爬鮡还养得下,甚至有空闲鱼池用来养雅鱼。 但以后,就不好说了。 鱼越大,需要的空间就越大。 10厘米左右的爬鮡,每亩养一万条。但长到15厘米左右,再养一万条,就容易出问题…… 鱼越大,摄入食物越多,消耗的水溶氧也越高。 摄入食物多了,产生的杂物也越多。这些杂物要处理不及时,也会消耗水溶氧…… 空间里的爬鮡,也是高溶氧鱼类。比起外面的爬鮡,水溶氧要求不那么高,但是比雅鱼的要求高多了。 陈放是第一次养鱼。 初期的设想,随着实践,就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小竹沟渔场,陈放每天都在测水质,水溶氧,以及观察里面的鱼。也多次发现问题,好在及时处理了。 “我那边的爬鮡和云山细鳞,倒是可以匀一些出来。但养爬鮡和云山细鳞需要的投资很高,而且养不好的话,很容易死。要是一死,就亏大了。”陈放说。 “那个鱼苗,多少钱1斤?” “我那的鱼苗按尾卖。爬鮡85元1尾,云山细鳞300元1尾。这是对外卖的价钱……云山细鳞现在没有人问价,这种鱼不好长途运输。但爬鮡,有人出价到70元1尾了,只是需求量不高,我这边没卖。养1亩爬鮡,鱼苗就要几十万元。如果水质出现问题,那亏损,很难承受。”陈放说着。 小舅深吸了一口凉气,有人出价到70元1尾了。 陈爸也有些震惊,看向陈放:“真的?” “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骗人,有微信聊天记录的。”陈放说道拿出手机,点开微信。 是爬鮡交流群里的人,那位一直想养爬鮡的7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