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中区地王】-《我要做港岛豪门》
第(2/3)页
听完史俊的话,吴光耀略显激动的说道:“那天开始拍卖?”
“半个月后,报名截止还有10天。”
“用长实的名义去报名!”
吴光耀毫不犹豫的指挥史俊去报名,因为这块地实在太好了;
众所周知,中区是港岛的商业中心,商厦林立,哪怕是后世,也是清一色的高楼大厦。
但是这些大厦虽然在繁荣的中区,却很少有濒海的大厦,因为濒海的地盘基本是港府的行政单位和社会公共事务所在地,比如说中区警察总部、中区消防局、中区军营、抽水站、污水处理厂、中环轮渡码头等。
在1970年,置地公司花了2.5亿港币的天价,拍卖了一块地皮,建成了后来的怡和大厦;这块地皮就在中区填海地段,建成的怡和大厦就可以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
史俊说的中区地王,吴光耀也是知道的,来港岛这么多年来,熟悉的再熟悉不过了;这块地皮位于中区填海地皮上,中区轮渡码头的后边,对面就是尖沙咀;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和后世的怡和大厦相隔不远。
而400港币每平方尺的起拍价,稍稍有点贵;但是别忘了这里是中环,这块土地的性质是商厦,这个价格已经很划算了;再过10年,这里的地皮将是10倍以上。
港府之所以拍卖这块地,吴光耀也有一些猜测,无一是想炒热地价,毕竟港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的就是这个。
对这块地,吴光耀却是志在必得,吴光耀虽然在本岛这边也有不少商业用地,但论地段都不算很好。
这些地皮和物业随着前面的高楼大厦的兴建,将很难看到维多利亚港美丽的风景,因为会被遮住。
想想都觉得可惜,所以,吴光耀特别喜欢濒海地皮,用来盖靓楼。
......
离中区地王拍卖还有十天,但是港岛已经有不少财团磨刀霍霍;
其中欧美、东瀛财团也加入进来,前面虽然发生了地价暴跌,但是对于大型财团根本不受影响,因为他们有实力度过难关,也只有那些冒进的地产商,才会被银行逼得没办法。
但是这些外地财团,吴光耀显然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不会孤注一掷和吴光耀比拼;吴光耀主要的对手是置地公司,这个怡和洋行的左右臂,有中区地王之称,肯定也会加入这次的拍卖。
此时的怡和洋行的实力,可不是七八十年代那样弱;毕竟那个年代,怡和洋行在海外投资占比高达60%以上,正是因为这种鸡蛋哲学,反而害了怡和洋行,让华资占了上风。
战线拉的越长,反而越容易被人击败,就是这个道理!
高峰时期,怡和洋行在全世界有600多个子公司,可以想象怡和的战线拉的有多长;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子公司,所以怡和在港岛的公司控股基本都在10%到20%,华资轻轻的一碰,他就会把脆弱暴露在外。
吴光耀不同,虽然在国外投资也有,但是绝对算不上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