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拆旧船,造新船!】-《我要做港岛豪门》


    第(2/3)页

    如果是在美利坚漏油,污染了他们的海域,那就赔的多了,恐怕得赔三艘新船出去。

    这就是吴光耀最担心的问题,所以环球航运在欧美不敢投入那种老式的油船。

    “老板批评的对,我会立马处理这些船只的!”贺远章埋头说道,想来被吴光耀的火气镇主了。

    此时,电报室的职员不下十位,纷纷大气都不敢出!

    贺远章在环球航运可谓是实权1号人物,公司大小事务基本都出自他手,而且还是股东的身份;哪怕是这样的身份,在吴光耀面前也是绝不敢冒犯半句。

    吴光耀想了想,又觉得自己有点过于严厉,好生的说道:“尽可能的多淘汰一点,反正我们的业务量也不是满荷状态;而且淘汰旧船,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告诉你个消息,明年年初开始,我们每年要造150万吨到180万吨的新船,你自己好好思量一下,我们拿着这么多旧船,合适吗?”

    贺远章听了吴光耀的话,被惊的目瞪口呆,每年要造150万吨到180万吨的船,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按照最低标准来计算,十年之内,环球航运的船队降达到2000万吨;这比现在的苏联总和还多吧?

    苏联可是世界第二的强国,到时候在船队的载重量居然比不过环球航运,该是多么震惊啊!

    不过出于对吴光耀的信任,再加上环球航运此时不仅没有负债,而且还有现金去投资世界各地的货柜码头;

    所以,贺远章想想又觉得,这个计划不算很冒险!

    再说了,又不是一年造这么多船,怕什么?

    “恩,前段时间,我们高管在一起商量过,大概有70万吨的二手旧船,需要这一两年内淘汰;那趁着这次教训,立马把这些船全部拆掉卖废铁。”贺远章说道。

    其实,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旧船出事了,只是前面两次让这些高管觉得还好,赔偿的金额可以接受,所以一直舍不得淘汰旧船。

    毕竟,这个时代,油价非常的便宜;

    在    1973    年以前,国际油价被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所控制;

    当时,以固定价格为主的合同一签订就是若干年,油价几乎没有什么短期变化,原油每吨约15美元。

    也就是说,在1957年上半年,从阿拉伯到欧美的运费,是油费的三倍;从东瀛到阿拉伯的运费是油费的两倍。

    运费比货物还贵,就是这么豪横!

    直到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各产油国为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并减产,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在这期间,油价暴涨,从2美元/桶(一吨7桶多)上涨至11.5美元/桶,opec开始拥有了绝对定价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