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东方通讯社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家报刊的太上皇,没有报社想得罪东方通讯社的老板。 陈成坐在自己的总裁位置上,心情颇为愉快,见李福兆来找自己了解情况,自然不能摆谱。 “好的,李主席!我们收购的美国达令建筑公司,是三藩市一家实力不俗的建筑公司.........” 两人一问一答的聊了起来,而其他的九龙交易所工作人员则在港岛一建的财务室做客。 上市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上市之后,公司的财务就得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公司上市,为的就是隐藏财富,或者隐藏一下见不得光的事情。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家普遍认为只有上市公司,才是一个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公司; 因为它的制度完善,还接受公众的监督。 这也是国外有很多公司,可以存活上百年的一个原因! ....... 此次港岛一建可以说是骑牛上市,得力于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今年的股市交易特别活跃,前四个月的交易额已经高达5亿港元。 而吴光耀之所以让港岛一建在5月初就上市,也是有原因的; 原来怡和洋行在6月份会选择上市,到时候会受到港岛民众的疯狂追捧; 其场面比长江实业上市还要疯狂几倍,可见港岛民众在这个时代,对于英资洋行的信心,还是远高于华资企业的。 港岛一建的上市方案是:发行新股1000万股(共20万份),股价2.5港元,集资2500万港元,占总股本的25%。 吴光耀持有港岛一建2000万股,林月如持有港岛一建1000万股,两人合计持有港岛一建75%的股份。 可以说,吴氏家族一不注意又增加了7500万港币的资产; 而吴氏家族持有长江实业的股份,也升水到13.5港元每股(发行价7港元每股); 长江实业的总市值接近入市的一倍,高达6.5亿港币; 吴氏家族手中的股份价值,也来到4亿港币。 好家伙,难怪后世的老板热衷于上市,这身家涨的也太快了! 当然,吴光耀不会现在抛掉部分股份; 因为,长江实业的市值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因为港岛的地产业这一波涨势要到1965年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