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全球的船只造价提高了3%左右,预计多花1000万美金; 贷款周期变长,利息预计多支付1500万美金左右; 最后特制的货柜船,造价贵个几百万,因为要维持重心,需要投入更多的钢材。 “没有问题,全世界的船队,都没有我们环球航运的债务条件好!” 吴光耀的这句话倒是说道了桑达士心坎上了,确实,环球航运的财务整体算起来,现在属于没有一分债务。 这是其它船队比不了的! 能做到如此,自然是因为环球航运成立之初,吴光耀就是几千万美金的现金投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后续吴光耀又抓住了两个大机遇——朝战和第二次中东大战,以及经营得当——找准时机,签订长期合同和合作备忘录。 接着,大家讨论了一下细节,确定了打造时间和地点。 待桑达士离开之后,高珂对吴光耀说道:“老板,最近董氏捡了一个大漏!” 吴光耀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高珂口中的董氏,就是董云浩; 董云浩本身就已经拥有60万吨左右的载重量,能算得上大漏,可不简单。 “什么大漏?” “美国一次性卖给董氏12艘1.5万吨级胜利型货船,而条件惊人的优惠,一共只收了100万美元;折合港币600万港元,平均每艘船才50万港币。这简直是捡大漏,相当于白送给董氏啊!”高珂一边说,一边流露出羡慕的表情。 “这可不是白送的!”吴光耀想了想,神秘的说道。 “喔!老板知道内幕?” 旁边的贺远章也来兴趣,这老板感觉什么都知道嘛! “当年,山姆大叔无缘无故的扣留了董氏的两艘万吨级的货轮,差点让董氏的公司倒闭。我想应该是山姆大叔良心发现了,最近在给予当年被扣资产的有关机构或公司的一种变相补偿,对当年的错误做法作出不加声明的更正。” “再说了,山姆大叔再精密不过,这些胜利型货轮是四十年代初,应美利坚国防部运载军人的特需要求而匆忙建造的,设施简陋,能走即可。” “现在那些养尊处优的美国海员,可不会上这种船工作,说白了就是淘汰品,该当废铁卖的。” “现在做个顺水人情,弥补当年董氏的顺势,何乐而不为呢!” 听完吴光耀的解释,贺远章和高珂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 “还是老板想的明白,我还当董氏真捡了一个大漏了呢!原来只是弥补当年的损失。”高珂感叹道,当年董氏一共才三艘万吨级货船,山姆大叔就扣了两艘,这不是害别人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