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长江控股公司是吴光耀的私人控股公司,控股着长江系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子公司。 陈平恭敬的说道:“一切准备妥当!爆米花一桶5毫,可乐一杯也是5毫,组合起来的套餐就是1港币。” 吴光耀听了1港币只能买一桶爆米花和一杯可乐并不惊讶,因为这就是自己的意见; 虽然爆米花和可乐早在四十年代就已经走进欧美影院,但是价格绝对不敢定在电影票一半的价格。 此时港岛的电影票普遍都在2港币左右(人均月工资160港币),而一个爆米花和可乐的组合套餐就是1港币,想想有多赚; 再加上长江院线一共是五个厅,其中三个厅可以各坐500人的规模,两个厅可以各坐280人的规模; 而港岛其它的院线撑死了能坐两三百人左右,甚至一百来个人而已; 人多了自然运营成本也降低了,所以吴光耀相信,长江院线又是一大赚钱利器; 按照院线和制片公司五五分成的比例,吴光耀相信院线比制片公司还赚钱; 制片公司可以在很多院线排片,但是电影院也可以排几个电影上映,所以院线才为王! 未来长江院线不一定只是选择在商业体发展,只有有适合的场地,都可以发展这种规模的电影院。 通过安检通道,一行人来到1号厅参观。 “夫君,这后排可以看得清吗?”林月如好奇的打量着巨大的电影院。 “陈经理,能放广告吗?给我们体验一把!”吴光耀开口说道。 陈平连忙说道:“能的!请您们稍等。” 电影前面插播1分钟的广告,是吴光耀提出来的,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不过既然前世能存在这种想象,这个时代也应该可以。 再说了,只要广告拍的好,这个时代的观众一样好奇。 吴光耀和林月如特意走到最后一排(第20排),打算体验一下效果; 几分钟过后,大厅关灯,大屏幕开始亮起,很清晰,一点不糊; 当然,也有这个时代没有电脑手机,大家的视力都非常的好,不存在近视。 ....... 离长江院线开张还有半个月,但是东方报社的报刊,已经开始大肆宣传长江院线。 仅凭‘长江’两个字,就足以压制行业人士了,一些纷纷制片公司纷纷打听详情。 而长江院线总经理陈平,则先来到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 在邵逸夫来港之前(1957年以前),电懋就是港岛电影风头最强劲者; 电懋的老板陆运涛,杀得邵逸夫的二哥邵村人片甲不留,港岛邵氏电影一蹶不振,心灰意冷。 1957年,邵逸夫来港,势要和电懋公司再较高低。 港岛的电影公司有很多都属于左派和右派,政治宣传味道太浓; 但是观众不买账,谁有心情看你那些说教电影; 所以,电懋的商业电影,自然就非常有市场了。 “陆老板,在下是长江院线的总经理陈平!”陈平不卑不亢的说道。 陆运涛自然知道了长江院线的存在,毕竟这两天报刊上频频出现长江院线的新闻。 “陈经理你好!你来一定是为了合作的事情吧!”陆运涛热情的说道。 没法不热情啊,院线就是制片公司的老大,更何况还是带‘长江’的院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