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俘虏的作用-《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伯父所言正是!”

    同时他心里忍不住吐槽一声:除了善后工作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余的工作能够让我横插一手的吧?

    而且即使是善后工作之中,大部分的缴获也都注定要被晋军拿走,所以杜英能来说、能来主动要的,肯定就只有晋军看不上或者不需要的。

    比如俘虏。

    现在军中还正缺粮食呢,这些俘虏,不杀了就算不错的了,桓温此时应该也有点儿头疼这个问题。

    毕竟俘虏之中,鱼龙混杂,氐人、羌人和汉人都有,其中有的还都是族群通婚之后的血脉?        分不清到底应该是什么人了。

    所以全部都杀了?        未免有乱杀无辜的嫌疑。

    王师虽然嘴上喊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之类的?        但是实际上王师总归是王师?        代表的应该是道德仁义。

    动不动就把俘虏杀干净,那和胡人还有什么区别?

    也难免会让老百姓觉得王师滥杀?        从而有所恐惧吧?

    因此怎么处理这些还得张口吃饭的人,的确是一个问题。

    桓温脸上露出的得意?        杜英自然看在眼里。

    甚至他更清楚?        桓温之所以在处理俘虏这件事上迟疑,甚至矫情和犹豫,什么道德仁义只是次要原因,真的杀红了眼睛?        胡人俘虏还不就是一个个请功的脑袋?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越来越靠近长安了。

    之前在武关之外?        杀就杀了,不打紧。

    知道的人也不会有多少。

    但是现在不一样,砍了氐人和羌人俘虏的脑袋,自然会形成恐慌,逼迫氐人和羌人倍加团结、誓死抵抗?        甚至还有可能把怒火宣泄在汉家百姓的头上。

    这对于桓温来说,并不是好事。

    俘虏杀了?        看上去振奋军心了,但是丢掉的有可能是民心?        同时还会让敌人变得愈发顽固。

    这买卖,不划算。

    杜英说到了这个问题?        桓温自然来了兴致:

    “于伯父而言?        这些俘虏确实正如那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是若是贤侄能够把这鸡肋变成鸡腿,那便赠予贤侄享用,又有何妨?”

    他也想看看,杜英打算怎么处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