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急乱投医-《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而且我们其实在江左也不是没有人,郗中丞既然回到了建康府,还是很能帮我们做些事的。”杜英接着说道。
郗家就算是混的再差,那也是二三流世家之中的翘楚。
身份地位摆在这里,所结交的其余世家,虽然不见得有王谢这般名声,却也都是本层次之中的佼佼者。
一旦他们达成共识并且向上传达意见,司马昱和谢安等人不见得不会接受。
说来也是有些搞笑,之前都督府还在喊着要对付江左,结果没想到没有过几天,江左竟然变成了都督府可能团结的对象,大家还得一起想办法对付大司马。
这大概也是因为桓温忍不住主动挑衅关中,否则的话,杜英大概仍然还是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蚕食江左上。
毕竟杜英也知道,历史上的桓温再气焰冲天,最终也没有奈何得了江左各家。因此杜英也一直都把江左当做最大的敌人。
但是有时候也难免行事跟不上变化,杜英若是再不抓紧联合江左、对付大司马的话,恐怕会引起关中上下的争议。
如今的关中,也不再是杜英的一言堂了,至少杜英一直强制下命令的话,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而这种不满,一次两次,大家咬咬牙也就接受了,但若是总是如此,那么恐怕这种不满就会最终爆发。
所以杜英可以在关键的时候纠正关中的行进方向,但是却也只能尽可能顺着滚滚潮流,而不是逆流而上。
这也让杜英有时候不得不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把关中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关中书院和工坊、市集的建设中,以至于大家都亲眼看到了这种新模式在关中盟以及长安城的应用,所以才会支持在整个关中范围内的推广,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关中新政”。
可若是从一开始杜英还是按照既有的方式建设关中,那么再想要有所改变,就有可能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
这一点,已经可以从江左、荆州等地对于关中新政的消极态度之中看出来,不过好在因为对于大司马或者王谢世家来说,关中都是一股需要提防但是也可能团结的力量,所以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和关中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亦即在表面上大家减少往来,说到对方的制度,基本上都是皱皱眉,一副不予置评、走着瞧的架势,但是暗地里的商贸往来之类的都在加深。
毕竟赚钱才是真道理,名声大义什么的,比不过既得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杜英在面对桓温的进攻之后,第一反应是通过遏制和荆州、巴蜀等地的商贸来打击他们的收入,从而逼迫着这些世家和地方官员倒给桓温施加压力。
也正是因为大家暗中的默契和合作很多,所以在明面上,多半也都是讨论对方的制度,各有利弊,而不是直接和很多名士喷子那般,指着鼻子就是一通乱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