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七章 慕容垂的条件-《晋末多少事》


    第(1/3)页

    不过慕容垂并没有评价,而是接着方才谈判话题说道:

    “在长安和邺城都建设使馆,在洛阳和邯郸也建设通商馆,负责协调两国,不,两方往来和通商事宜,关中和大燕之商贾,    可以自由往来这几处州郡,如何?”

    “州州郡郡都可有。”梁殊径直摇头。

    “这恐怕有所不妥。”

    “莫非大王还打算只开放邺城和邯郸两处?那恐怕到时候其余州郡会有意见。”梁殊“好心”提醒。

    “可选五处州郡。”慕容垂退让。

    “善。”梁殊抚掌笑道。

    都督府那边说,这“通商口岸”,多多益善,但是梁殊现在摸不准慕容垂的底线,所以能争取到邺城和邯郸两座大城之外的几处,    已经很不错了。

    以关中商品的竞争力,    最重要的本来就是要先撬开口子,    口子一开,还有发展的机会。

    慕容垂不想直接敞开了、躺平了,那就随他吧。

    梁殊对于关中商贾们开拓局面的能力有信心,到时候会有燕国的民间力量倒逼着朝廷开更多的通商会馆,主持本地的商贸事务。

    慕容垂显然并没有意识到梁殊为什么会如此干脆的做出让步,只道是关中的底线本来就是如此,现在关中既然已经达成了搅乱邺城的目标,那么其余诸事,自然不会太过强求。

    大家是在谈判,又不是在谈燕国的投降条件,慕容垂并不相信关中会倾向于在所有事上都步步紧逼。

    他们应该知道取舍才是。

    所以在本来就是他们获得直接利益的事项上选择只守住底线,也是能够理解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一个真正能够流动起来的内循环能够创造多少工作岗位、创造多少经济收益,仍然还顶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而很不巧,现在关中所要营造的,其实是一个关中趴在其余各方身上吸血的经济体系。

    他们只要被牵扯到了这个体系之中,那么久而久之,    再想要脱身,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慕容垂自诩已经看穿了梁殊心中的盘算,    此时更是不慌不忙的开始下一个话题:

    “如今天寒地冻,草原上诸多部族也蠢蠢欲动,我军在幽州、云中等地只能严防死守,以阻草原各部入寇中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