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臣有一策,可轻易赈灾-《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3/3)页

    算是不咸不淡的警告,此事,就此揭过。

    “臣,谨记。”宁远忙道。

    接着,内阁之中,三位阁老似乎提前商量好似的,同时翻开有关北直隶等地赈灾的折子。

    安静片刻后,刘健笑了笑,道:“繁昌伯,你所说的知行合一,固然在某方面是对的,可老夫以为,却也不一定对。”

    宁远也跟着笑了。

    这是要与他对论知行合一的正确性。

    当一种新的思想出现,自然是不被主流思想所容纳的。

    换句话说,这大明知天下的根本,必须是儒学,这也是百官的立身之本。

    非儒家思想,是不允许存在的。

    而对他宁远来说,虽是没王守仁那般善于辩驳,可知行合一的思想本就是超前的,吊打而今所谓的“儒学”易如反掌。

    “愿闻刘公高见。”宁远道。

    “好,老夫问你,你既说知行合一乃治世之道,那么,何以解决北直隶赈灾的问题呢?”

    刘健道:“这知与行,如何用在赈济灾民上面呢?”

    闻言,宁远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真真是盼什么来什么啊?

    他当然能猜到,迟早会有人跳出来指责知行合一的正确性,可却万万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且,这问题,恰好撞他枪口上面了。

    赈济灾民。

    这是朝堂永远避不开的话题。

    归根结底,在于粮食。

    粮食不够,朝廷也只能望洋兴叹。

    而在赈济过程中,又会出现诸多问题。

    比如,下面的某些官员贪墨粮食,此等事情屡见不鲜,要不然后世也不会有某些人在米粮中掺杂沙子的传说了。

    还有便是某些达官贵族为了节省粮食,命家丁小厮、甚至是本人都平白吃朝廷的粮食。

    结果也就导致真正的灾民,根本吃不到赈灾粮。

    这种种问题,对于朝廷来说自是头疼不已,可对他来说……那就是秃子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动动手不就解决了?

    “回陛下,刘公、李公、谢公。”

    宁远自信满满道:“臣这里有一策,可轻易赈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