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剿匪?不急的-《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1/3)页

    对于王守仁,宁远是了解的。

    毕竟是儒家史上四大圣人之一,也是最后一位圣人。

    而除此之外,他更了解王守仁的脾性。

    以前是琢磨来琢磨去,而今已然悟道,那便等若是两层挂加身,无论做什么,几乎都是势如破竹。

    就如眼下的剿匪事宜,横亘于南赣汀漳一带的四大匪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灭了两个,收服一个?

    所以,依照他的推断,这段时间以来,王守仁之所以按兵不动,怕也是在酝酿大招呢!

    “驸马,朕与你说话呢,你,没听到吗?”弘治皇帝复问。

    “这……”

    宁远苦笑。

    皇帝陛下这是催他命王守仁快点动手呢。

    暗暗叹了口气,他只好点头应下。

    没办法啊,而今大明,一片祥和,唯独南赣汀漳一带还剩下一个大土匪迟仲容。

    这便相当于是朝廷背脊上的一根刺。

    一群鲜花之间出现了一株绿草,有违和谐,换谁都看不过去。

    于是,回到府上之后,宁远给王守仁修书一封,仅有几个大字:快速剿匪,不得怠慢!

    另外一边。

    赣州以西百里处,而今,已是设立了一个新的县衙——崇义县。

    对于这个新的县,王守仁采用了和平和县一样的策略。

    先是安置百姓,十户纠察连坐。

    跟着又开展了有关民生的诸多事宜,例如养猪马牛羊、养殖桑蚕、种植甘蔗等等。

    没有钱?

    没问题,向通商银行贷款。

    一般以甲为单位,也就是百户人家为一群体,可以通过土地抵押,乃至于信誉抵押,进行贷款。

    在这种种举措之下,无论是平和县还是崇义县,短时间内竟是出现了一片火热的景象。

    再加上他鼓励经商,鼓励百姓们将一些江西特产售卖至其他地方,崇义县淳朴的民风越发激昂向上,百姓们,盼头十足。

    大家伙,已然看到了好日子,近在眼前啊!

    而在此期间,除了忙于民生,王守仁最大的事情便是……讲学。

    讲学好啊,非但一些文人学子爱听,便是连一些普通百姓,乃至于孩童都跑来听课。

    口口声声,称王先生。

    一时间,王守仁竟是有些……上瘾。

    这天晚上回来,天色已然暗黑,提前准备的饭菜,已成为残羹冷炙。

    王守仁却半点不在意,命厨子不必劳碌,准备一盆火锅,烫着吃。

    跟在一旁的伍文定吃了烫羊肉,顿了顿道:“这火锅,不如宁先生烫的好吃。”

    王守仁笑了笑:“吾并不喜吃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