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不成熟的建议-《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1/3)页

    于朝廷而言,而今,最大的难题便是佃农四起。

    这些佃农虽然没有造反,但却组织起来,一批又一批的赶往京城告状。

    长此以往下去,极容易闹出事端。

    往大了说,假若天下佃农都联合起来,连这朝廷都能轻易推翻。

    何其的可怕?

    “这些佃农,当如何处置啊?”弘治皇帝沉声问。

    内阁之中,三位阁老若沉思一般,半天没出声。

    弘治皇帝便看向宁远:“驸马,你呢?你可有办法处置这些佃农?”

    唔……

    宁艳略微低着头,也是有些尴尬。

    事实上,皇帝陛下根本无需多问,办法,有,就摆在眼前。

    无非是继续给这些前来告状的佃农写信。

    老办法。

    办法虽老,但有效。

    前面那些佃农正是因为一封书信的缘故,原路返回,不再告状的。

    朝廷这边呢,只要继续给新出现的佃农继续写信,大抵上,也能解决问题。

    皇帝陛下明知道如何劝导佃农,却旧题新问,显然别有深意。

    这便是这大地之上语言的博大精深之处。

    同样一句话,可能有着数层的意思。

    就如当下,那皇帝陛下是在问问题吗?

    那是在表达情绪,表达不满。

    谁人都知道在佃农四起告状的背后,有着推手。

    对于先前的佃农,朝廷这边仁慈,没有仔细追查推手。

    可这些推手呢?

    非但没有收手,反而越发的肆无忌惮,鼓动佃农闹事。

    这就有些过分了。

    所以皇帝陛下才会愤懑,以询问的口吻,表达不悦。

    “诸多佃农啊,先前不见他们闹事,却在朕降下隆恩之后,纷纷四起,当真是没把朕放在眼中啊!”弘治皇帝喃喃一般。

    三位阁老眼观鼻、鼻观心,作老道状。

    旁边的宁远也是暗自不悦。

    因为在佃农四起背后的推手,且不说是谁,但一定有着些许权势,就算没有当朝大员掺和其中,在更深处,也绝对有着默许的影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