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恐怖的造价-《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1/3)页

    而今朝堂气氛太压抑了。

    只是一天而已,文武百官仿佛集体失声了似的,再加上通商银行发生那么大的乱子,连带着平日里捕风捉影、闻风启奏的诸多言官都闭嘴了。

    任谁都能看得出,接下来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暴风雨,乃至于朝野动荡。

    科举改制一事不可胡乱发声,可有些事终究还是要做的啊。

    譬如,对于大明新增土地的治理。

    这可是弘治一朝当前为止最大的荣耀,实现了先祖所未做到的超级大事。

    所以,哪怕靡费一些银子,也要将北方以及新增的地盘治理好。

    于是三位阁老这才请见,谈论治北一事。

    弘治皇帝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提议宁远对北方更加了解,应教宁远过来聊聊,三位阁老自也是赞同的。

    而后,便出现了当前的一幕。

    小太监回报,召见了两次的驸马都尉,接连两次竟都没来。

    “可是将治理良策写了出来?”弘治皇帝随口问。

    “这……”

    小太监垂着头,想到驸马写的那治理“良策”,不禁心惊肉跳。

    那……也能称之为良策?

    当然,这事他也不敢多言,只点头:“禀陛下,都尉确实写了一份治理方略。”

    说着,将那份折叠的纸张递了上去。

    弘治皇帝却是看也没看,随手放置一旁,转而望向三位阁老:“三位师傅方才说要继续向北边转移人口?如何转,怎么转?”

    问题,又来了。

    先前,蔚县那边有数万百姓转移至奴儿干都司的大嫩一带,可那是宁远亲自出面去蔚县游说的。

    正常而言,百姓们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毕竟人离乡贱,在这前提下,朝廷若要继续大量迁移人口,怕是有些麻烦啊。

    三位阁老便有些尴尬。

    方法,自然是有的。

    完全可以效仿太祖皇帝、文皇帝之时的人口转移策略,强行转移。

    可如此一来,手法又显得粗鄙了一些,与宁远那游说的手段相比,落了一筹。

    沉默片刻,刘健终于出声:“臣愿去四方游说百姓,自愿迁移去北方。”

    弘治皇帝点头,却是不置可否。

    做事,也是分人的。

    刘健身为阁老,位极人臣,可在百姓的心中,未必有宁远的分量重。

    同样的条件下,由刘健去游说,有多少百姓愿意迁移,还不好说。

    沉了口气,弘治皇帝问道:“相比于奴儿干都司一带,朕,更加关心新增的土地,暂且将其称作‘北北都司’吧,如若迁徙百姓至此一带,应如何治呢?如原居民一样,游牧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