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你这菇娘保熟吗-《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2/3)页

    见围拢的观众足够多,他掀开一块布,下面的木耳干便显露出来。

    众人看了看,却兴致寥寥。

    木耳嘛,又不是什么稀罕物。

    “大家看好,这是奴儿干都司的木耳,这是寻常木耳。”

    刘员外取了两种木耳,同时发泡。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里的两种木耳渐渐发生了变化。

    寻常的木耳虽也逐渐舒展,颜色却偏于淡黄,而那奴儿干都司的木耳便不一样了,又大又肥,肉嘟嘟的,看起来便好吃。

    “咦,竟有如此大的差别,不错啊,掌柜的,这木耳怎么卖?”有人问。

    “不急不急,我们来看另外一件物品。”

    刘员外笑着,再度将布掀开些许,一些干蘑菇便显现出来,与寻常蘑菇相比,又大了许多。

    跟着是榛子、松子、人参、貂皮、鹿茸、菇娘等,也一一展示,着实令许多人开了眼界。

    这些东西中,除了木耳、蘑菇,皆是稀罕物。

    甚至于那菇娘(酸浆),许多人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掌柜的,快说价格吧!”

    “是啊,掌柜的,东西倒是好东西,就是不知价格如何?”

    许多人催问,已是等的不耐烦。

    刘员外见状,也不再遮遮掩掩,回身一指:“大家请看!”

    众人顺势看去,便见一个牌子刚刚摆放出来,上面罗列着各种物品的售价。

    “木耳,三钱一斤?”

    “貂皮,每张五两起。”

    “鹿茸,每斤五两起。”

    “榛子,每斤八十文。”

    “松子,每斤七十文。”

    “蘑菇,每斤二钱。”

    “菇娘,每斤三钱。”

    众人见了,皆咂舌不已。

    这价格,可不是一般的贵啊!

    就说木耳,普通的干木耳一斤不过五十文,可这奴儿干都司的木耳,竟是三钱,三百文,足足翻了六倍!

    还有那所谓的菇娘,也三钱,太贵了。

    要知道,即便是而今最繁华的大明,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也才十余两银子而已。

    劳作一年,只能买区区三十余斤?

    “掌柜的,你这些东西都是金自做的吗?”有人讥讽似的开口。

    “呵……”

    刘员外莞尔:“您看看,这京城哪里有多少北方的山货啊,这都是兄弟们拿命拼的,您嫌贵我还嫌贵呢。”

    那人冷笑:“你这菇娘保熟吗?”

    刘员外浑不在意:“我这些货寄在百善铺子,百善铺子,还能卖你生的?”

    许多人无言以对。

    无他,实在太贵了,根本不是普通百姓买得起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