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深深一躬-《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3/3)页

    宁远嬉笑着:“成,千年王八万年龟,小子努力活着就是。”

    杨一清不住挥手:“滚滚滚,快滚,看着就教人厌烦。”

    而后宁远就滚了。

    杨一清则站在原地,呆愣许久。

    他当然不喜欢这样一个要改制科举的人,只是这个人做的事,又值得他那深深一礼。

    不多时,府上的管事走来:“老爷,晚饭已准备好。”

    “不吃了,出去看看。”

    杨一清说着,批了一件外套,带着几名侍卫,出了府。

    米粮交易场,此一刻火热一片。

    随着余家米铺挂出八钱的收购价,其余铺子也都纷纷涨价至六七钱,诸多等待太久的百姓们都行动起来,售卖粮食,换取银两。

    又过了一日,杨一清收到消息,以榆林为始点,粮价暴涨的趋势逐渐向四方扩散而去,价格不一,却也大抵稳定下来。

    粮价危机,大概解除了。

    也是此间,京城,内阁。

    三位阁老一脸的忧心。

    正是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陕西那边明明大丰收,粮食价格却是低到了不可想象的极点。

    朝廷这边倒是动用了诸多手段,可总体来看,效用似乎不大。

    那么,事到最后,最终受牵连的,还是那诸多百姓。

    不多时,弘治皇帝赶至,直接问道:“陕西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三位阁老皆是摇头。

    弘治皇帝不由得一阵叹息。

    朝廷这边当然可以以更高的价格收购粮食,只是收回来之后呢?

    又是个问题。

    所以,总的而言,朝廷也没太多的办法。

    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价格暴跌,看着那诸多百姓的粮食卖不上价,看着诸多商人在其中吃利。

    而就在内阁这边一片忧愁的时候,一封奏疏传来。

    刘健展开来看,微微侧目,有点……懵。

    “怎么了?”弘治皇帝问。

    “这……”

    刘健喉咙涌动,怔怔半刻,道:“繁昌侯在榆林那边以八钱的价格收粮,一日之内收了两三千石,已向京城运送而来……”

    嗯?

    弘治皇帝不禁挑眉。

    那小子……跑去收粮了?

    而且还以相对于市场价极高的价格收的?

    他要做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