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恐怖的产量-《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2/3)页

    所谓纱锭,说白了,便是可以转的线团。

    横纵的纱锭不断挪动交织之间,形成布匹。

    所以,横纵的纱锭越多,编制的效率便越高。

    这纺织机的原理很简单,解决了线绳的编织问题,纱锭数量便可以不断的增加。

    旁边,闻言的弘治皇帝等人又是一阵触动。

    六十四?

    一百二十八?

    这……数量太多了。

    要知道,而今大明的纺车,只有区区四个纱锭而已啊。

    单纯自数量上而言,这新的纺车纱锭的数量便已是那传统纺车的十余倍。

    纱锭的数量决定了纺织的速度,也就是说,用这玩意纺织,一天至少可纺织十多匹布!

    一个人,一天,纺织十余匹布!

    这速度……简直要上天!

    着实恐怖!

    不敢想象!

    “唰唰唰!”

    吵闹的声音中,一匹布逐渐成型。

    弘治皇帝走上前去,仔细摸了摸,发现这布匹线脚细密,比之传统的四锭纺车竟还精良几分。

    非但快,还好!

    “一日……可织多少?”终于,弘治皇帝问。

    “熟悉机器的妇人,一日大概可织二十一二匹。”宁远说道。

    一人,一日,二十余匹!

    比想象中还要恐怖!

    刘健等几人暗暗咂舌。

    却也可以理解,只看这些劳作的妇人,一个个神色有光,相较于寻常的妇人,身体康健了许多。

    妇人们的体力好,加上手摇巨大轮子省力,且速度快,再加上那骇人的六十多个纱锭,一日二十匹,却也不是难事。

    “而今……这样的……机器,有多少?又有多少妇人?”弘治皇帝问。

    “机器的数量还在增加,现有一千左右。”

    宁远说道:“劳作的妇人,大概一千四五百,日后也会增加,除此外,还有数百男子负责物品运送、存储。”

    弘治皇帝缓缓点头。

    一台机器,一日生产二十匹布,一千台机器,一日产量便是……两万匹!

    如此核算下来,一个月便是六十万匹。

    布匹交易所那边的期货,多以两月期为主,拢共百万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