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发票-《回到明朝当首富》
第(2/3)页
“假若臣是京城的一个商家,那么所进去的诸多物品,便要有一个凭证。”
“有了这个进货来源的凭证,便可证明物品的来源。”
“对此,臣还有另外一种称呼,也就是……发票!”
他缓缓解释。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史上,诸多朝廷对商税无可奈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便是上行下效,官官相护,导致朝廷各部大员不敢收取。
再深究其原因,便在于……进出货的凭票,也就是真正的发票。
正常的进出货,多会有一个凭票,但此凭票多少由进出货方收取的,朝廷这边根本不知道。
朝廷不知道,也就意味着无法正常收取各种睡,也就有了许多人避税的措施。
可若由朝廷来发放这种进出货的凭票呢?
那便又是一种结果!
综合来看,这是一个巨大工程。
自商税入手,继而通过凭票的关键性来解决商税不足与遗漏的地方,以保证商税的正常的收取。
“此法……可行吗?”
弘治皇帝一阵疑惑。
这个方向,太过大胆,连他都不敢想象,一旦如此推行后,会具体如何。
“朕……再想想吧!”
弘治皇帝随口说了一嘴,却是陷入了沉思。
不多时,宁远离开,三位阁老也被召见而来。
“三位师傅以为这凭票……哦,也就是发票,如何?”弘治皇帝问。
“这……”
三位阁老面面相觑,几乎是第一时间意识到其中的重点。
这法子,着实不简单啊!
有点狠!
说不好听些,几乎是在最大程度内避免了逃票、逃税等事宜。
以一个商行为例,你的进货要有证明,若没有,那就可能是出发大明律法的。
与此同时,你售卖出去的货物,也需要给买家凭据。
这也就意味着,你的进出货物,都要有凭证,而且此凭证,都要由朝廷来发放。
如此,便可精准的控制任何一个店铺的进出货与收入!
不可为不狠!
“陛下,这商税,增加值多少成合适啊?”刘健问。
“这……”
弘治皇帝却是犹豫了。
具体增加多少,那小子也没说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