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争论-《我从天牢归来》
第(2/3)页
听到陈锋愿意赐教,林毅立即站起来对陈锋鞠躬,恭敬地说道:
“陈公子,我有一事不明,朱先生提出的‘存天道,灭人欲’,请问,何为天道?何为人欲?”
林毅提出这个问题后,汤臣和江森两人也连连点头,一起望着陈锋,很显然,三人对这个问题都有不解之处。
文道的修炼不在于理解文字字面的意思,而是要感同身受,从内心接受某种理念,只有内心的领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才会顿悟。
这有点类似佛学的味道,你看遍佛经,熟读佛经,也不一定能够开悟。
陈锋一愣,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讨论起来每个人有自己的观点,尤其很多人先入为主,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观点,无论怎么解释都不会理解,还会和你争得面红耳赤,更谈不上从内心接受。
陈锋想了一下,说道:
“饮食之间,孰为天道,孰为人欲?”
吃饭这件事,什么情况下是天道,什么情况下是人欲?
陈锋不能笼统讲道理,只能举例反证,希望林毅等人能够通过实例的理解来举一反三。
林毅淡淡一笑,说道:
“吃饭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人要生存就必须吃饭,动物要活下去也必须吃东西,这难道不是天道吗?
老虎吃狼,狼吃兔,兔吃草,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难道就因为是人的欲望,就需要禁止吗?”
林毅一连抛出了数个问题,情绪还有些小激动。
陈锋看到林毅的这个情况,内心瞬间就明白了,林毅的问题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他内心根本就不认同。
林毅认为老虎吃狼,狼吃兔,兔吃草,这一切都是天道。
既然这些是天道,那么人捕猎,宰杀动物,收割庄稼吃饭等等一切饮食行为,也是正常的行为,也是天道,
难道就因为是人的欲望,所以就要禁止吗?
人欲也是天道!
林毅的观念代表了现场几位的看法,大家内心都是这么认为的,即便是杨树才这个文道七品的儒生,也是对此有疑问的。
朱照在三十年前顿悟的“存天道,灭人欲”,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并顿悟的。
而胡老板这种不修文道的人,单单从自身感受来说,更是认可林毅的说法。
大家都将目光看向陈锋,想听听他的见解。
在大炎帝国这个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对简单,抛开武道这类比较玄奥的修炼,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还处于陈锋穿越前所在世界历史中的唐宋阶段,
虽然看起来繁荣,但是和陈锋穿越前所处的现代文明社会来说,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现在的大炎帝国世界,没有人口过剩,没有大工业,没有自然资源的大规模破坏,没有大规模的环境污染。
虽然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是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生产能力却并不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