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边和观众闲扯,一边快步向着【杨柳巷】走去,不到半个小时,李潇就来到了【杨柳巷】的门口。 【杨柳巷】位于一个小巷子内,是一栋民居改建成的商铺。 李潇拿着摄像机转了一圈,排在了长长的队伍最后,趁着排队的时间,他给观众介绍道“【杨柳巷】原本只是一个早点摊,创始人扬德顺在那年的下岗潮里丢了工作。 虽然妻子还有工作,但是家中有老人有孩子,根本不可能靠着一个人养活。 于是,杨德顺就在自家的院子支起了一个早餐摊子,一开始只是卖粥,面,包子。 来这里光顾的都是左邻右里,毕竟这在巷子里,又不是大马路上,普通人根本不知道。 生意也不温不火的,勉强挣两个辛苦钱。 转机出现在杨德顺开这间早餐店的第六年,一个从国营饭店退休的老师傅回到老家。 而这个国营饭店的师傅的老家就在这条巷子里,这个师傅姓柳,全名柳爱国。 柳师傅回到这里看到杨德顺的早餐店不温不火,也没有指导的意思。 毕竟那时候,对于自家的手艺还是很宝贝的,很多人甚至还有着传男不传女的习惯,就更不要说传给外人了。 不过后来一个雨天里,柳师傅买菜回家的时候不小心摔在了巷子里,因为那个时间段大人都去上班,小孩也去上学了。 根本没人听到,唯独正在打扫卫生的杨德顺听到了。 杨德顺立马就放下手上的东西,过去把老人扶起来了。 后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柳爱国为了感谢杨德顺的救命之恩,把自己的大半手艺教了给他。 不过杨德顺也不是什么心灵手巧的人,学了很久,学得最好的也就是这个灌汤包。 于是啊,这个灌汤包,就成了杨德顺早点店的招牌。 因为做的好,周围越来越多人知道,生意也越发的好。 后来柳师傅年纪太大走了,杨德顺为了感念师傅传业的恩德,就把自己的早餐店,改名为杨柳巷,意为,杨德顺与柳爱国在这条巷子的故事的意思。” 李潇的声音不小,周围原本在排队的旅客和附近居民也纷纷看过来。 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看着像是附近居民,难得听到有人居然说起【杨柳巷】的故事,眼中也不由露出怀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