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旦宇的遗产-《重生之大厂崛起》


    第(2/3)页

    “这个……”韩在洋有些发愣,没想到今日集团会对破产多年的旦宇感兴趣。

    刘铭微一摇头,“看来韩行长您初履重任,对行内的一些事务还未过问,咱们下次再约吧!”说完,将茶杯放回原处,干净利落地起身离开。

    “刘顾问,刘……唉!”

    韩在洋被刘铭说得羞愧难当,自己好歹也当了十多年的副行长,竟然连行内的代持资产都不甚熟悉,就跑来跟人家谈判了。

    回到总行后,韩在洋连夜将旦宇方面的资料全都调了出来,开始恶补。

    这旦宇集团曾与今日并称南高丽的重工业双雄,顶峰时拥有资产600亿米元,在化工、汽车、电子、造船、通讯等多个领域都有建树。

    只是在97年金融危机时,创始人仍坚持高负债运营的理念,结果欠了以国民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上千亿,资不抵债,被迫破产清算了。

    旦宇破产后的情形,犹如一条鲸鱼死后形成的鲸落。各个公司都开始吸收它的养分,来充实加强自身。

    先是米国GM公司,以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将旦宇最优质的汽车板块买走,充实自己的低端车产品。

    接下来,在南高丽政府的默许,甚至怂恿下,国内的财阀开始纷纷出手,从代管银行这里收购与自己相关的业务资源。

    即便如此,银行那里仍然剩下大量的重型资产和不动产无人接手。

    韩在洋望着厚厚的一沓银行代持资产,评估报告。

    “造船,机械,厂房……这小子想要哪个部分呢?”

    第二天,韩在洋再次邀约刘铭,他最缺的就是时间,刘铭耗得起,他耗不起啊。

    “韩行长,看来您这次是有备而来啊。”刘铭满意地望着他手上的文件夹道。

    韩在洋点了点头,“关于您昨天提到的旦宇公司,不知有何提议?”

    刘铭笑道:“旦宇托管在国民银行手中,卖了这么些年,恐怕也没剩下什么优良的资产可卖了吧。我仅是希望以合作的形式,来帮助银行运营这家公司而已。”

    “如何合作?”

    “今日集团希望以合理的价格接手旦宇。”

    韩在洋惊呆了,没想到刘铭胃口如此之大,要鲸吞旦宇的全部资产。

    “咳咳,刘先生,可能我需要跟你澄清一下,旦宇剩余的资产规模,不会小于200亿米元。”言下之意,国民银行不会如此贱卖旦宇资产。

    刘铭笑容逐渐收敛,盯着韩在洋足有一分钟,“韩行长,我强调的是合理,可得到的答复竟然是这样不合理。”

    韩在洋皱眉道:“那你的心理价格是?”

    刘铭笑道,“20亿米元!”

    韩在洋脸色一变,断然道:“这绝不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