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穿丝拓疆-《我的奇妙动物园》


    第(2/3)页

    这样以来,佃户还能剩五成收获。

    富不了,也饿不死。

    陈逊在《土地法》中并不禁止土地兼并,因为在机械化种植后,集中的土地反而更有效率,生产耕种成本更低。

    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好事。

    至于说,地主不按照《土地法》规定执行,那既然叫法,不执行自然就违法了,违法就得被惩罚,到时候就好办多了。

    第三点是规定地主必须将自己所拥有土地的最少一半用来种粮食。

    这是为了保证粮食的安全红线。

    关于这点是因为陈逊听过两个典故,一个发生在后世,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

    发生在后世的典故叫做“羊吃人”,十五世纪,英国除了一些公有地之外,每一块土地早都有了自己的主人,但是却出现了重新圈占土地的情况。

    在那个时代,英国的生产主要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个不起眼的行业。

    但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急剧扩大,欧洲大陆的西北角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而位于它附近的英国也被带动起来。

    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的需要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要。

    因此,养羊业与农业相比,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

    理所当然的,一些有钱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

    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

    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典故叫做“种桑误国”,也叫作“穿丝拓疆”。区别在于典故中各国的立场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