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帝都行之二二-《美人记》


    第(2/3)页

    热热闹闹的说一回话,中午大家便是在何家吃的午饭,待用过午饭,沈家人就回自家去了。

    沈氏与何老娘则开始商量闺女的亲事,沈氏心下其实觉着有些委实自家闺女,原本预备了许多东西的,可都没带帝都来。尤其打家俱的木料,都预备好了的,也没来得及打家俱。

    何老娘深深的烦恼,与沈氏道,“咱丫头跟咱阿念在帝都成亲办喜事儿,老家的亲戚们都不知道,也就没法儿随礼了。那咱以前送出去的礼,岂不是收不回来了?”

    沈氏:……

    何子衿笑嘻嘻道,“要不,我跟阿念再回老家去办一回?”

    “别说胡话了。”何老娘道,“还不够你们路费的!”

    只得留此遗憾啦!

    何老娘瞧着自家丫头,“你今年不是挺有财运的么,怎么这成亲上就没财运了呢?”

    何子衿笑,“就是咱们亲戚间那点儿礼,也没多少银子,祖母你算算,每家上礼也就是三五十个钱的事儿,拢共收礼也收不了十两的。这是小钱,我今年的财运还在后头呢。祖母你那书阿念都给你校好了,我已经交给书铺子的掌柜拿去印了。这里头的利,岂止十两?咱以后发财,就得发这种书香财。”

    何老娘一听自己的大作又拿去刊印啦,心下很是高兴,道,“待印出来,给我这里留二十套,我得拿去送人。”

    “知道啦。”

    何老娘又补充一句,“这书你可不能收钱啊。”

    “成!我白送!”

    何老娘便美滋滋的高兴起来,心下暗自打着小算盘,想着丫头片子说的也有理,与其想着老家的那些礼,还不若在出版大业上下些功夫。何老娘没意识到的是,随着眼界的拓宽,她老人家虽然依旧节俭,却已是学会将眼光放得更长眼的地方去了。而且,何老娘还打算,要请书院的进士院长夏院长来家里吃喜酒。

    因实在是日子赶得急,何子衿连自己绣嫁衣也来不及,要知道,新娘子的嫁衣可不是几天几十天就能绣好的,嫁衣一般都是要绣个一年半载的才能绣好呢。

    好在何家现下有些家资,沈氏原本就觉着亏了闺女,干脆带闺女去了帝都有钱的针线作坊,亲自定的嫁衣,由绣娘来做。然后,又买了好些料子,给闺女做衣裳使,这些衣裳就得是何子衿自己做了。沈氏也买了好些做被褥的面料,回去准备叫了翠儿一道给闺女做几床新被褥。

    另外,首饰多了没有,总要一金一银打两套的。

    何子衿看沈氏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这么忙里忙外的添置东西,还劝她娘,“这也没什么可准备的呀,你就歇着吧,别累着。”

    沈氏道,“一辈子就这么一回,原是想给你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这么嫁妆也没有,衣裳也没有,家俱也没有,零零碎碎的都没有……”说着就伤心起来,总觉着亏待了闺女。

    何子衿忙劝她娘,“娘,您想哪儿去了啊。要不,你干脆把置办东西的银子给我,阿念正好有假,我们一道置办了就成,还合心意哩。也省得你这么大肚子的忙活,我实在不放心。”

    “哪里有做闺女的自己置办嫁妆的?”沈氏想都没想就反对。

    何子衿道,“反正就是置办了,以后也是我们用么。我们买,岂不比你买的更合我们的心。”

    何子衿劝着她娘,她娘也就同意了,沈氏拿了五百两银子给闺女,道,“这个是置办嫁妆家什的,压箱底儿的还好,先不给你。”

    何子衿道,“这已是不少了,哪里用得掉这些个!”拿着银子跟阿念出去采买去了。

    主要是,何子衿成亲后就得搬阿念院里去了,故此,阿念的院子得重新布置。说到这布置院子的事,何老娘的事儿就来了,指指点点,一会儿说屋子不够宽敞,一会儿说这院子风水不适合住夫妻。阿念道,“要不,我们跟祖母一道住,就怕祖母嫌烦哩。”

    何老娘极是高兴,“成!这就搬吧!”

    何子衿瞪阿念,阿念立刻舌头被猫叼起一般,不敢说话了。何老娘眼睛也看直了,没敢再提让小夫妻搬她院里的事,私下同余嬷嬷道,“丫头片子平日里对阿念总是笑眯眯的,这要成亲了,怎么倒厉害起来?”

    余嬷嬷笑,“这样以后才能管住家。”

    何老娘心下很赞同余嬷嬷话,只是一想到丫头片子要搬走,心里怪不舍地,于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余嬷嬷笑,“老太太怎么忘了俊哥儿,大姑娘要成亲,正好叫俊哥儿搬进来,岂不好?”

    何老娘一拍巴掌,笑道,“很是!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唉哟,唉哟,我的俊哥儿!可不是么!”由于马上就能把乖孙搬过来同住了,何老娘立刻喜新厌旧的不怀念丫头片子了,还着丫头片子屋里的好东西道,“这笔洗不错,留给俊哥儿使吧。这个瓶儿也好,留给俊哥儿插花儿吧……”你说把何子衿气的……

    何子衿私下同她爹道,“世上再没有比我祖母更势利眼的啦!”

    何恭很是一通笑。

    何子衿与阿念没有买太贵重的家俱,在何子衿看来,松木就很不错了。家俱铺子原就有现成的,俩人无非就是再添置些日常得用的,还有一些书桌啊书架什么的,当然,床也要新的,自然不是什么讲究的千工拔步床,只是普通的架子床罢了。床头床帷雕的花样是阿念选的喜鹊登梅的花样,也不是繁复雕工,而是寥寥几笔的那种。

    事实上,因在西山寺上上签的缘故,他们新房的家俱凡是要雕花的地方,全部是喜鹊登梅的花样。

    这也是阿念的执念啦。

    阿念还跟子衿姐姐商量,把他给子衿姐姐收着的银子取出来,给义母帮他置办聘礼。

    子衿姐姐道,“这也是应当的。只是,怕舅舅不会收。”

    “那咱们也不能当不知道,更不能当理所当然。”阿念还是很有原则的孩子滴。他亲爹亲娘都不肯养他,他却能顺利长大念书科举,全赖义父和岳家恩情,报恩什么的阿念没想过,在他的想法里,本就是一家人,亲人对彼此好是应当的。他也一直当岳父母和义父是至亲之人。

    阿念拿银子过去,沈素倒没立刻给他退回去,而是检查了下阿念的存款,见竟也有五百两,道,“私房还不少么?”

    “先时那银子置了百来亩地,后来都是子衿姐姐帮我管,老家还有二百亩地,这五百两是渐渐积攒下的。”阿念很自豪的表示,“子衿姐姐很会过日子。”

    沈素感慨道,“你们这一代日子都好过,我成亲时,拢共家当也就五十两。”

    阿念拍他义父马屁,“都是义父你们把日子过起来了,我们才有现下的日子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