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817章 苏浅浅的小尾巴 不是住在一个房间,是住不同楼层。 一层是男生宿舍,二层往上全是女生宿舍。 门房在一楼,门禁设在楼梯口。 男生可以进女生宿舍,但不能随意进,需要有人带。 刘祎的寝室在三楼,陈文站在楼外,喊了两嗓子。 从窗户口探出刘祎的脑袋:“哟,你啊,等着,我下来啊!” 不一会,刘祎从楼门口跑出来:“你来的真是时候,我要上课去了!” “哦,这样啊,哈!”陈文笑道:“下午我没什么事,走,蹭你课听听玩。” 俩人肩并肩,走向教学楼。 教室里,几十个研究生,今天下午的课是《新闻高级写作》。 陈文问:“你读的是中文系,这课不该是新闻系的吗?” 刘祎回答:“交叉学科。我们专业的应用很广泛的。” 前排两个女生转过头来:“哎,刘祎,这谁啊,你男朋友?” 刘祎不屑的笑容:“你们啊,怎么了,看见漂亮男孩子,忍不住想贴上来啊?别想了,这是老娘的人!” 一个长发女孩哼了一声:“哟,这就已经护上了,怕我们抢啊!” 另一个短发女孩冲陈文说:“哎,刘祎男朋友,拜托你件事行吗?” 陈文看了刘祎一眼。 女孩捂着嘴笑:“陈文,你要被抓壮丁了。” 短发女孩下命令的口吻:“一会老师点名,点到刘军,你答应一声啊!” 懂了,替别人答考勤呀。 陈文点点头。 华夏的大学,老师在课堂查考勤跟凡大不一样。在咱国内,老师端着一张花名册,挨个点名,点到谁,学生答应一声,用不着查验每个人的学生证。 不一会,开始上课。 老师点名,陈文冒名顶替,做了一次雷锋。 课堂内容挺有趣,不是讲新闻五要素那种本科基础课,而是讲一些特色化的写作技巧。 老师举的几个例子很与时俱进,都是港岛那边媒体的案例。 陈文脑子里想到倪振的《YES!》杂志社。 抛开各自地区的立场和视角不管,港岛媒体在灵活性和多样性上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新闻的趣味性也更高。 以陈文来自21世纪的审美,90年代初期内地新闻有时候读起来确实挺让人尴尬的,除了时政和经济类以外,其它生活类、体育类和娱乐新闻他都不爱花时间看。 两节课很快结束。 放学后,陈文陪着刘祎回了一趟研究生宿舍,女孩把书包放回寝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