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到这里,赵玄直接乐了起来,对于实际场景条件下的测试,赵玄非常有信心,如果相关数据符合军队要求的话,订单可就不用愁了。 “没问题,我们去哪做测试,我马上安排。” 王文菱还在豫州处理工厂的事情,现在也就只有赵玄亲自来安排测试的事情了。 “去西北高原,哪里海拔高,氧气含量低,气候条件恶劣,驻守在那里的军人最需要它。 对了,还要提醒你一下,这次做测试的单位不止有你们实验室一家,军科院里也有几个实验室想参与进来,不过他们的设计基本处在设计阶段。 竞争虽然不大,但不代表没有。” 听冷锋这么一介绍,赵玄也明白过来,果然机械外骨骼设备能不能被装备使用,还是要靠需求。 现在马上就到12月份,高原上缺氧、寒冷的环境确实对机械外骨骼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至于和其他实验室直接的竞争,赵玄也理解,同时也高兴,产品性能的好坏是要比出来的,单纯“火种实验室”的机械外骨骼去做测试,没有对比的话,怎么能体现出差距呢。 而且赵玄对自己设计的机械外骨骼十分有信心。 “我明白,那测试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出发呢?” “时间有点紧,希望你们能克服一下,三天后的早上,我们要赶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坐飞机去高原,然后会派直升机送你们去驻地。 对了你们实验室去的人最好不要超过5个人,人员名单待会给我,那里环境不比内地,尤其是你,小胳膊小腿的,要做好准备。 还有这次测试工作是机密,提前和你们实验室的人说清楚,避免犯什么错误。” 看着文件上盖着装备部的红色印章,赵玄已经在想象让他们做测试的环境是什么样了。 并且这次去,必须得他带队,产品有什么缺陷,自己也能及时了解,他的作用是其他人所无法替代的。 至于去多久,冷锋也说不准,那里环境多变,不可控因素太多。 “行了,就这样吧,我还有事要去处理呢。” “那行,有问题再联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