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薛某并不赞成二小姐和亲吐谷浑——” 薛少勉一开口便直奔主题。 “所以,今天的事,是陛下自己的意思?”唐娇娇问。 语涉禁中,薛少勉没有回答,继续说道:“论京中贵女,堪为吐谷浑王后者,莫过于二小姐——” 唐小白低头轻咳,有点不好意思。 但……其实她也是这么认为…… 如果薛少勉真的提议让她去和亲,一定是因为她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只有她,以唐姓亲陇右诸州,又曾亲赴西北,适应当地环境。 她自己也有信心,能为朝廷牢牢把控吐谷浑,作为针对西部吐蕃的攻防第一线。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没有人比她更合适。 但这件事,不能光看战略意义。 —— “然凉州一行,薛某也曾与二小姐同行一路,于情于理,都不希望二小姐远嫁吐谷浑;” —— 这个“于情于理”说的有些微妙。 唐小白自觉跟薛少勉没什么“情”,燕国公府跟薛氏也没什么情。 甚至薛氏跟东宫也不亲近。 所以主要还是看“理”。 她可以是最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是最不合适的人选。 如果燕国公府能通过她把控吐谷浑,再联合凉州的势力,很难不令某些人感到不安。 薛少勉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皇帝又怎么会希望呢? —— “只要二小姐不曾应下,此事尚有许多斡旋之地。” 唐二小姐眨了眨眼,无辜又遗憾:“可我已经应下了——” …… “唐氏次女,感念皇恩,为求报效,愿远嫁吐谷浑!” 殿宇高阔,元皇后的声音幽幽回荡。 御座之侧侍奉的通事舍人裴宣猛然抬头,一时没能藏起满眼错愕与隐隐的愤怒。 皇帝也在同一时刻抬起头,紧紧盯住元皇后,只是目光深沉,分辨不出喜怒。 “陛下?”元皇后仰起的脸上露出一丝渴求褒奖的神情。 皇帝却垂了目光,淡淡道:“她小小年纪,有这份心是好的,不过,军国大事,尚要细细议来。” 元皇后神色僵住。 “皇后也辛苦了,先回去吧。”皇帝摆了摆手,不再看她。 “陛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