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郑家父子-《崇祯十五年》


    第(3/3)页

    郑芝龙想法很简单:想着先探探水温,看看风向再说,如果确有需要,再给登州水师加船加兵也不晚,如果朝廷有什么诡计,这点船舰对整体福建水师也不算什么损失。

    一路,郑芝龙都是这么想的,但等到进了京师,见了京师巍峨雄壮的城墙,他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不安:在这巍峨城墙背后的皇宫中,住的可是恩威莫测的大明天子啊。天子所求的,难道只是重建一个破破败败、连四十艘船舰都不够的登州水师吗?会不会有其他的图谋,是他这个海寇没有想到的呢?

    越想越是忧心,越觉得此行不会顺利。

    相比于叔父的开心,父亲的忧心,十八岁的郑森却是意气风发。

    郑森小名福松,字明俨,其母名田川氏,1624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小时候在日本长大,但读的是中华书,习的也是中华的忠孝仁义,这一点不得不称赞,郑芝龙虽然没有什么大义节气,但对儿子教育的重视,却是超过同时代的所有军阀。左良玉,吴三桂,刘良佐刘泽清等人,生下的都是真正的犬子,但他郑芝龙的儿子,却称得上是英杰翘楚。

    郑森一时生活在日本,直到父亲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老家,泉州府安平镇居住读书,崇祯十一年,十四岁的郑森考中秀才,去年,十七岁的郑森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原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为妻。

    就前世的观点,十八岁刚刚成年,还是一个孩子,但在这个时代,十八岁已经是一名真正的男子汉,需要承担责任了。前年时,郑芝龙有意的将十六岁的儿子带到军中锻炼,熟悉海风海象,学习船舰操纵和作战方法,而郑森悟性极高,短短两年,就将水军中的各种事务学了一个七七八八。且郑森性格坚毅,少小就有大志,郑鸿逵不止一次的和郑芝龙说过:“大哥,福松未来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啊。咱老郑家就靠他了。”

    出将入相不敢说,但对这个儿子,郑芝龙是寄予厚望的,因此当朝廷的旨意,不但擢升他为福建总兵,连寸功未立的儿子也被封为水师游击时,除了感谢皇恩浩荡之外,他一点都不担心儿子不能胜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