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木鹿城(3)亲卫营的秘密-《真桃花石帝国》


    第(2/3)页

    到了眼下,既然是大秦国最精锐的部队,在人数不变的情形下又有了变化:

    一千五百轻骑兵中的五百骑亦可根据需要转变为重骑兵;

    一千强弩兵中的五百也可以根据需要转到火炮营或者轻步兵营中去,在行军时,他们与轻步兵营一起携带大量的偏厢车、火炮、弩炮等,战事则可根据需要自如地转换兵种。

    这都还在其次,亲卫营最关键的变化还是来自炮兵。

    弩炮营的弩炮、震天雷都没有变化,还是用以前的车弩改装而来,不过在随时有五百人增援的情况下,弩炮的数量自然大为增加了。

    以前,秦军是按照十人一门火炮或者一门弩炮来配置的,那样的话,一般会携带四十门火炮、十门弩炮,但在强弩营五百人随时可能增援的情况下,在应付敌人人数庞大的战事中,火炮可能会增加到六十门,弩炮也可能会增加到三十门。

    这还不算,此时,孙秀荣既然“悍然”发动了同时对付科萨汗国、大食的大规模战事,那肯定是有所依仗的,这主要的依仗就在炮兵上。

    是的,这一次,秦军终于将攻城炮装备上了。

    考虑到敌人远程火力的孱弱,以及携带方便的因素,孙秀荣还是选择了短管火炮。

    在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门口径只有70毫米,身长只有700毫米,重量只有两百斤的山炮能够以大约200米/秒的初速度攻击远在六里之外的目标,不过那是在新式火药的情形下才能达到的。

    在眼下,虽然在孙秀荣的亲自过问下,黑火药的配方、炼制、保养已经达到了后世清代的水平,但终究威力不足,其带来的动能大约是新式火药的五分之一,由于炮身越长,炮弹的初速度就越快。

    于是,要达到后世小山炮的效果,用黑火药推动的火炮的身管比就不能小,比照山炮,其最小的长度也应该在三米五以上,但考虑到此时的钢材,炮壁普遍较厚,一丈多长的火炮,确实配得上“加农炮”三个字,加上厚厚的炮壁,没有几千斤是不可能的。

    而大秦国的四轮偏厢车最大的负载是两千斤,有效荷载则是一千斤,因为在那样的情形下可由两匹驮马轻松拉起,并且对于偏厢车的劳损最少,可以长时间使用。

    于是一千斤就成了大秦国工部研制新式火炮的重量上限,当然了,按照大秦国一贯的做法,炮架、弹药是分开装的,实际上一套完整的火炮也是有两千斤的,但若是分开装,到地儿了再组装也来得及。

    最后,孙秀荣放弃了身管比,还是选择了口径,新设计的火炮口径有三十公分宽,身长却只有两米一,若是要达到后世山炮那样的射程,那必须要三米五才行,于是,这样的火炮就只有六成的威力,但这样也有一千八百米,也就是大约三里半的射程。

    在敌人完全没有如此远程武器的情形下(投石机远远达不到,精度也差的远),这就够了,这样的武器若是用在船上,抵近一百米以内轰击,那将是敌人的噩梦。

    用在陆地上,隔着三里多路的距离,也是相当的从容。

    最终秦军千斤火炮的各项参数是:

    炮身长210厘米;

    炮管内径30厘米,外径33厘米,也就是说,炮壁的厚度为三厘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