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坐谈客耳-《汉道天下》


    第(1/3)页

    丝路生意虽然兴旺,读书人却不太方便多谈,只有个别人按捺不住,发了几句感慨。

    说到印书,他们就没什么忌讳了,都表现了强烈的兴趣。

    文无第一,谁不想自己的文章、诗赋可以印行天下?

    手抄的效率太低,而且难免有讹误,远远不及印书来得方便。

    南阳推行教化,在宛城的郡学用的教材就是印出来的书本,只要见过的人都说好,对手抄本更是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但凡有一点正常思维的人都清楚,这种书籍必将大行于世。

    据说宋忠、綦毋闿的新作《五经要义》也将以这种方式印行,而且一印就是五百部。据宋忠说,印成之后,除了一部分分送给亲朋好友,将在全国各郡国的郡学各留两部,以供学习。

    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将被天下学子欣赏,襄阳城的读书人就羡慕得脸红脖子粗。

    唯一的遗憾是南阳没有这样的印书坊,必须送到河东去。

    王粲也一直想印一部诗稿,却找不到门路。

    印书需要钱,要很多钱。五百部《五经要义》据说要五十金,一般人是掏不起的。宋忠、綦毋闿是南阳郡学的祭酒、学监,所以这笔钱是骠骑将军张济赞助的。

    这让了王粲等人颇为不齿。

    印书还要西凉人赞助,太丢脸了。

    如今听周忠说他有门路,王粲顿时动心了,扭扭捏捏的打听起来。

    周忠倒也爽快,对王粲说,诗集与《五经要义》这样的书不同,花费要少得多。《五经要义》太深奥,一般人看不懂,销路有限。诗集则不同,受众很多。如果你王粲的诗好,说不定每个人都想要一部,随时欣赏,那印起来就不是几百部的事,而是几千部。

    真要这样的话,你不仅不要掏钱,还能赚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蔡琰著的《士论》、袁权编的《精简说文解字》,这两部书在凉州是畅销书,几乎家有一册,还有不少卖到了西域。因为畅销,蔡琰、袁权不仅没花钱,还拿到了不菲的润笔。

    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在场的不少人都动心了。

    仅靠写文章就能赚钱养活自己?这可太舒服了。别人的馈赠虽好,毕竟来源不稳定,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伯乐。如果写文章就能养活自己,哪怕少一点,也比没有好。

    补贴点纸笔钱总没问题吧?

    蔡琰不是每个人都能比的,袁权却可以比一比。袁术是什么货色,大家心里都有数。他的女儿能写什么文章?《说文解字》是大儒许慎的著作,她只是在许慎的基础上选字而已,是个人都能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