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持联系-《六本木艺能之神》


    第(2/3)页

    当他得知央视筹拍《话说长江》却没钱,就主动提出提供十亿日元,最终央视说八亿日元就够了。

    八十年代的八亿日元和现在不是一个概念,佐田雅志并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回曰本借了高利贷。

    《话说长江》大获成功,大陆播出的版本主题歌是《长江之歌》,境外播出的都是佐田雅志唱的《生生流転》。

    然而他欠的八亿日元一直也还不上,高利贷利滚利到三十五亿,不过这家伙也厉害,接连出了几首热门歌曲,单曲曾经卖到一百五十万张,也帮山口百惠等巨星写歌,到二零一零年居然把钱都还了。

    今年是二零零四年,《话说长江》过去二十年了,陆小倩说:“二十年过去了,纪录片就像死了一样没有生机,相比较国外我们明显滞后。”

    陆老师还是那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准确地说是早早地就已经进入忧国忧民的高尚阶段。

    读书时同学们曾经问过她,您是表演系一枝花,不赶紧趁年轻下海赚钱,为什么读导演系研究生,也没啥可潜规则的图啥?

    看来图的就是崇高理想、执着的高尚信念。

    其实就像江川经常想的,许多事都是发展阶段性问题,人到山前自然就能找到路。

    纪录片当然死不了,未来有不少纪录片佳作,比如八年后《舌尖上的中国》,就很不错。

    既然老师焦虑,能不能提醒她搞个项目,提前把《舌尖上的中国》拍了呢?

    当然不行,二零零四年的大陆,美食还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拍出来也未必有人追捧,反而让忙忙碌碌的观众觉得这种所谓纪录片还是在玩虚的,一股中产阶级趣味。

    不过作为课题,倒是可以提供给陆老师研究,写篇论文,拍一段作业。

    所以两人就关于北京烤鸭的纪录片展开了讨论。

    江川的建议是拍一个故事,以故事为主轴然后介绍鸭子。

    陆小倩不太赞同,纪录片里编故事正是以前犯的毛病,现身说法,会显得不真实。

    江川干脆把舌尖体示范了一遍。

    “咱们一开头别提鸭子,从一个叫雪野江川的人聊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