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自动化(二合一章节)-《我的诸天避难所》


    第(3/3)页

    为此陆禹经过了一番仔细的计算,真的要让海底遍布侦查机器人,然后怪兽的一切活动都被了如指掌的话,恐怕以陆禹的机器人技术,得在全球布置五百万颗以上的机器人才能组建出一个可用的侦查网络。

    虽然说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机器人的效率还不错,每天开足马力生产可以达到近百台机器人,但距离生产到全球覆盖还差得远。

    并且要让机器人侦查网络真的有效,还需要庞大的数据处理中心,才能让网络真正启用。

    要在短期内实现那么宏伟的蓝图是不现实的,但陆禹也必须尝试一下,毕竟之后到先驱领域的时候也要建立类似的侦查网络,不提前测试下自己的极限,到时候真的到了先驱领域要派上用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这也办不到那也办不到便很可笑了。

    提前已经生产好的库存总共五百台通用机器人,每台机器人大约跟一个煤气罐大小差不多。

    并不是陆禹不能做到更小,但若是再小一些,机器人的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而机器人运行的深海环境特别恶劣,没有足够的可靠性那就纯粹是浪费资源。

    机器人在待命状态的时候就跟个煤气罐似的,每十个一组用专用的扣件连接,然后被远征号丢出海中,再凭借自身的发动机缓缓航行到不熟的目标点附近,然后每一台机器人脱离扣件自行前往专属坐标点展开布置。

    远征号先是在大西洋底兜圈子,这个圈子围绕着大西洋虫洞存在的海沟不断缩小,同时便将数百近千个侦查机器人部属到了海底,时刻监控海沟的动静。

    侦查机器人根据所处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充电,在海面或者的可以使用潮汐能和太阳能保持低频运转的状态。

    在有洋流的海层的则可以利用洋流进行充能,比较糟糕的是占大多数的深海机器人,只能依靠携带的燃料电池供能。

    不过这些燃料电池是陆禹使用怪兽的血肉加工而成,能够持续地供这些深海机器人维持长达五年以上的基本运行。

    一组组的侦查机器人在生产后,便被远征号放入海中部署,同时陆禹也在远征号内部完善整个数据中心。

    时间过得很快,短短十来天的功夫,远征号已经从大西洋跑到了太平洋,并在途中布置下了近两千个侦查机器人。

    这虽然相对于构想中的全面侦查网络相去甚远,但在大西洋的海底虫洞附近、太平洋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海路上,都有一些机器人布置。

    同时陆禹也提前联系上了猎人组织,将同步的数据处理舱浮出水面,然后猎人组织的飞机将数据舱带回了正在修复中的猎人基地。

    虽然这个侦查网络甚至连半成品都算不上,可当猎人组织启用了数据处理舱,得到了来自深海的详细水文数据的时候,博德将军和他的团队都震惊了。

    “将军,我们以及各国以前不是没有尝试过在海里布置传感器或者侦查设备,但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在深海建立稳定的探测侦查网络。

    如果这个网络不出故障的话,我们对怪兽从海底来袭的预警能力将提升一大截。”

    猎人组织的科学家感慨不已:“可深海一直是人类难以探知的地方,甚至我们建造的机甲,都没办法在深海长时间停留,这是很了不起的技术,可惜我们却无法见到做到这一切的人。”

    博德将军捏着拳头:“他们要完成更加伟大的目标,也许这便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那句话的诠释吧。

    不过现在我们刚刚拿到侦察网络的控制权,便看到了不好的消息。

    你看,怪兽似乎正在朝着巴拿马运河前进。

    之前苏伊士运河早就遭受了怪兽的毒手,而巴拿马运河因为受到了M国的严格保护而幸免于难。

    可最近M国国内的怪兽事件层出不穷,他们的力量大多收缩到了国内,巴拿马只留下了一台老旧的二代机甲。

    我们如果不通知M国行动,巴拿马毁掉的话全球经济就要进一步受到打击。

    可如果我们同胞了M国,M国若是揣测我们如何知晓怪兽的行踪,我们又会难以解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