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需要第一 能力其次-《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1/3)页

    早就看出来了,李太后只相信张居正一人,乃至于对朝中其他大臣都缺乏信心。

    不仅仅针对申时行,这时候提出任何人,相信她都会质疑。

    以历史的角度看,申时行还算是一个会做事且有担当的人。

    至少他是张居正提拔上去的心腹,至少在万历皇帝抄了张居正的家后,他是敢呈请皇帝对张居正的老母额外加恩的两个大臣之一(另一个是治河专家潘季训)。

    由申时行暂时代理首辅,应该是眼下最合适的选择。

    其实张居正在弥留之际,为物色首辅的接班人伤透了脑筋。

    从与张居正的谈话中看,感觉他像李太后一样,对内阁另外两位阁臣都不是很满意。

    事实上他确实也没有将首辅的位子交给两位阁臣中的任何一位。

    既没有交给张四维,也没有交给申时行,而是想交给已经致仕闲居在家的潘晟,同时提拔许国、余有丁两位入阁。

    尽管历史证明张居正没有提拔申时行接任他。

    但站在后世的角度,朱翊镠认为张居正的想法与李太后的想法肯定不一样。

    李太后是不相信申时行,但张居正应该是时局的考虑。

    首先,张居正肯定不希望将首辅的位子交给张四维,否则也不用大费周章,直接给他就是了。

    毕竟张四维是最有资格接任首辅的人。

    但如果越过次辅张四维,交给申时行的话,又不利于内阁或时局的稳定,张四维整天处处怄气找茬也特么不叫事儿。

    所以,为了平衡内阁的紧张局势,张居正另起炉灶。

    显然潘晟也不是张居正理想的首辅人选,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让张居正在张四维、申时行、许国、余有丁、潘晟、包括随后入阁的王锡爵六人中选出一个担任首辅,不考虑时局的话,相信张居正会选申时行。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

    真实的历史是,潘晟在来京的路上,张居正就死了。

    结果潘晟没机会,首辅的位子自然而然落到张四维的头上。

    现在,朱翊镠参与进来这段历史,肯定会竭力阻止张四维上台。

    因为张四维那家伙一上台,就企图通过否定、推翻张居正的政治主张来巩固他自己首辅的位子。

    且不说张四维能力大小,到底能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就他那短见的目光和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做法,也不能让他得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