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时局-《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2/3)页
除了首辅,其他职位上的官员没有任何的变动。
这其实是一种预示。
因为平常换了首辅,手底下的官员一般都会有所变动,前几任徐阶、高拱、张居正莫不如是。
这也很好理解。
首辅是朝廷最高执行者,手下的人当然要听他的话。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是这个道理。
可这次官员没有任何的变动与调整,也就意味着申时行只能领着张居正的班子继续向前走。
当官儿的都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是李太后的特意安排。
万历皇帝得知民间那么多人自发祭拜张居正,也是大受感染。招来内阁几位阁臣与司礼监太监一起商议会商决定,派一位大珰带领一队人马代表万历皇帝与李太后,前往江陵祭悼并表示慰问。
冯保有心提议陈炬去。
万历皇帝没有反对,等于是大伙儿接受了,一致通过。
届时由陈炬代表前往江陵,并差遣吏部、礼部各出一名四品员外郎,再加十二名锦衣卫一道。
……
却说申时行奉旨,但也是循例迁登首辅之位。
阁臣还有几个月前增补的两位大学士许国和余有丁。
外加刚抵京不久的潘晟。
相当于四位阁臣,凑合着撑起内阁一台戏。
说是凑合,是因为四个人当中好像还没有一位主心骨。
虽然以申时行为首,他也已经担任了好几个月的临时代理首辅,但铁锅顶头当家做主的事儿,他还从来没有干过一件。
因他初入阁时,万历皇帝的批谕就是“随元辅入阁办事”四个字,后来接任临时代理首辅,李太后又明确指示,遇大事需要咨询。
申时行自己确实也没有信心,加上他温和的性子,如今虽然椽子出头,但“一枝动,百枝摇”的威风一时肯定还培植不起来。
就说拟票,过去张居正在时都是张居正一人说了算,后来他接任临时代理首辅,也需要与几位阁臣共同决议,遇大事还得请教李太后。
虽然在内阁有主次之分,但申时行觉得自己根基未稳,哪怕他现在正式担任首辅,也不敢擅权自用。
如此一来,一些习惯于在首辅更换之前观察动静窥测风向的官员,都无不感到奇怪,很快各衙门里私下便有一些议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