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报纸(第一更)-《五胡烽烟》


    第(2/3)页

    所以他们的心情是最复杂的,但总体上还是能接受的。

    甘宪看完之后面无表情,但回家之后就准备把自己所有的书给烧了。他的家人一边拖延,一边去宫里找文易。

    接到消息文易衣服都没穿好,一路狂奔总算在最后关头把书都抢了下来。

    然后两人彻夜长谈,谈《权与责》,谈‘天道’,谈‘人道’,谈法,论古,畅想未来……

    甘宪终于放弃了烧书的打算,但也发誓在没有彻底参透《权与责》之前不会再写一言。

    文易心中松了口气,不写就不写吧。

    甘宪的研究是对之前法家思想的汇总和思辨,哪怕没有任何新意,都是能够传世的巨著。

    更何况他接受了文易的熏陶,虽然没有做出巨大突破,但也提出了不少新意,烧掉就太可惜了。

    看完这部书之后高层才终于明白,文易为啥总是说先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人才,再出兵打天下。

    如果他所谓的新人才就是书中所写的那种,确实应该提前培养。

    《权与责》所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第四批看到这部书的是中低级官吏,以及教书先生。

    至此这本书彻底传开,成为唐国讨论最多的话题,凡是人群扎堆的地方,必然有人提这本书。

    随后关于这本书的解读也越来越多,争辩也逐渐变多。

    文易再次出手,在国子监开设了一个班,遴选数十名年轻的学子,他亲自授课专门讲这本书。

    之后这些学子会前往各地,传播这本书的内容。

    这个班只有五十名学子,然而每次开讲房间里里外外都站满了人,听课的人数基本都在两三百。

    与此同时,他还把报纸这个东西给搞了出来。

    但印刷报纸用雕版就太不划算了,于是活字印刷术问世。对现在的印书馆来说,搞出活字印刷太简单了。

    为了节约纸张,报纸印刷用的是蝇头小字,雕刻这么小的字对工匠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还好前几年印书馆培养出了足够多的工匠,要不然还没那么容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