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1 革命-《五胡烽烟》


    第(2/3)页

    穿越古代先加入时代,然后慢慢改造这个时代……emmmm,好想法。

    清末民初的时候,中国革命家为什么就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而是选择了暴力推翻旧时代呢?

    难道是这些革命者太笨了?

    ……

    总之,不要试图和读书人讲道理,你弱的时候不要梦想着讲道理就能让读书人放弃特权思想。

    正如永远不要在网上和人打嘴仗,永远不会有结果,纯属浪费自己的时间。

    看到意见不同的人点叉就可以了,多说一个字都属于给自己找不自在。

    如果真想和对方分出胜负,就让自己变强,直接用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你错没错?认错的就是好同志,不认错的一刀干脆利落。

    然后在用文化教育改变下一代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这才是唯一的办法。

    文易没有在古代搞革命的想法,也没有推翻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等等百家思想的想法。

    恰恰相反,他要做的是让百家复鸣,在华夏文明这个大概念下继续发光发热。

    但想靠写几本书就改变这种情况,就是做梦。

    士族权贵甚至寒门世子都是他的敌人,但凡他有一点妥协的想法,都会被毁灭成渣。

    所幸,文易够强,至少在唐国他够强。

    而且唐国没有任何士族力量,连寒门都凤毛麟角。最多的是出身最底层的穷苦百姓,他可以任意施为。

    就以这次的博物院为例,站出来反对的基本都是后期投奔而来的读书人。

    薛大元、古义、张鸿、金如山等唐国自己培养出来的官吏都是支持的,军方系更是无条件支持。

    文易的应对方法很简单,强行通过并且直言谁敢设置障碍就回家去种田永不录用。

    那些反对的人顿时就不说话了。

    ……

    博物院是个全新的机构,只在纸面上通过是没用的,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人当主持工作,把它的架子给搭起来。

    然而,文易恰恰缺这方面的人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