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御史台中,郑家声很是惬意的一边喝着茶,一边读着《大唐报》。 自从发现报纸上连载的《三国演义》之后,郑家声就成为了《大唐报》的忠实消费者。 每天去当值的路上,只要有报童在售卖《大唐报》,他是一定要买一份的。 “郑御史,听说这个《大唐报》,今天又亏损了二十多贯钱呢。外面有传言,赌这《大唐报》活不过今年呢。” 上官东方站在郑家声旁边,分享着自己最新打听到的消息。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大唐报》这段时间都是长安城勋贵官员茶余饭后讨论的对象。 不管是报纸这种新颖的东西的出现,还是上面刊登的各种报道,亦或是正在连载的《三国演义》,都能让人讨论很久。 关注的人多了,各种各样的留言自然也就多了。 一些商家推算出来了《大唐报》的成本,再结合一下售价,自然就知道这个报纸每天要亏本多少钱。 按照现在一次比一次多的发行量来看,以后《大唐报》每次发行都要亏损个二三十贯钱。 一个月下来,那就是两三百贯钱,一年就是三四千贯。 这个数目,绝对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要知道,整个武德九年的朝廷赋税收入,如果全部折算成钱财的话,也不过是一千万贯左右。 所以家财万贯,就已经被认为是非常富有的人了。 想一想,后世要是谁的家财有国库一年收入的千分之一,算不算非常富有? “这个秦大郎做事,总是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个《大唐报》虽然眼下是亏本的,但是我总觉得秦大郎会定一个这么低的售价,肯定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 所以外面坊间传闻《大唐报》活不过今年的说法,我是不认可的。 相反的,我觉得过段时间,指不定秦大郎就又搞出什么新花样了。” 郑家声虽然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大唐报》扭亏为盈,但是出于对秦协道的信任,他却是看好《大唐报》的前途。 “希望是这样,要不然《大唐报》倒闭了的话,我们就没有地方去看那个《三国演义》了,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上官东方如今是《三国演义》的忠实粉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