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不合时宜的提案-《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第(1/3)页

    “协道,情况刚刚玄龄已经介绍完了,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当秦协道一脸茫然的来到宫中的时候,就听房玄龄在那里介绍了一番长安城外的流民问题以及未来流民数量的变化预测。

    “未来一个月,长安城外会出现几万人的流民?”

    秦协道被房玄龄预估的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几万人对于后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大唐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许多下县,也就是几万人的规模而已呢。

    “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如果情况比较恶劣的话,那么这个数字翻一番,都是有可能的。

    东突厥人实在是太可恶了,去年入侵我大唐,不仅把沿途各个州县掳掠一空,还毁坏了不少的城池。

    协道,你之前搞出了蜂窝煤,通过开发石炭矿和修建蜂窝煤作坊来吸收了上万名流民,现在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不?”

    房玄龄说完这话,满怀期待的看着秦协道。

    “解决不了几万人也没有关系,能够解决多少算多少。”

    李世民担心秦协道压力太大,还专门补充解释了一下。

    “陛下是希望通过修建作坊的方式,继续来解决这些流民吗?”

    听到长安城会有几万名流民,秦协道刚开始是被吓了一跳。

    不过,紧接着他脑袋中却又是冒出来另外一个大胆的想法。

    “能够通过修建作坊的方式来解决这些流民的问题,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不过,要想一个作坊就解决几万人的问题,似乎也不大现实。”

    李世民觉得自己几个人商量了半天都没有解决的事情,秦协道不可能三言两语的就搞定了。

    所以虽然心中有点期待,但是也没有指望秦协道全部解决。

    “解决倒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是到时候陛下可能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并且微臣也是有一些条件的。”

    “你有办法解决?”

    李世民选择性的忽略了秦协道的后半句话。

    他的脑中只记得秦协道说有办法解决。

    “方法总比问题多,办法自然是有办法的。无非就是区区几万人嘛,哪怕是再多几万人,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