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招贤馆,招贤纳士!!!-《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第(2/3)页

    商鞅带着自己新收的弟子前来拜见扶苏,商讨在大秦开设招贤馆的事情。

    这招贤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开设的,必要要以一国之君的名义开设招贤馆。

    如此,方才能够显示出我大秦重视人才之心意。

    御书房中,商鞅将开设招贤馆的意图与扶苏一番分说之后,扶苏不由的连连点头。

    “商君此言甚是,开设招贤馆,必然能够壮我大秦!朕即可下旨,在咸阳城内建造一座招贤馆,但凡有真才实学者,朕必当重用之!”扶苏连忙应道。

    曾经的大秦乃是重武轻文,甚至说是穷兵黩武都不为过。

    在大秦一些县令甚至能够从二十余岁做到七十余岁,一生不曾有什么功绩,自然也就不会升迁。

    只要在自己的任期之内,不发生什么大的灾荒,瘟疫等等,这个官职便可以一直做下去。

    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正是因为没有替换的官员。

    没有替补,这首发自然是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一个位置上坐的久了,自然会出现和当地氏族勾搭成奸的情况。

    扶苏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咸阳城的招贤馆很快就建造起来,于此同时,大秦正在招收贤士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六国。

    无数在自己国家郁郁不得志的才子,纷纷前来大秦碰碰运气。

    但凡是来到咸阳招贤馆的各国士子,一律都是好吃好喝伺候着。每日都是四菜一汤不说,还有一壶秦国老酒。

    四菜一汤外加一壶老酒,在别国虽是不算什么?但是在节俭的大秦,便是扶苏的餐食也不过如此。

    前来招贤馆的各国士子,会被要求到大秦各地走写出一片策论之后,便可去找扶苏讨官。

    对于士子所书写的策论,扶苏不做要求。所论民生,经济,军事皆可。

    如今,大秦可谓是各方面的人才有缺,但凡有真才实学者,就不会缺乏官职。

    秦国相比其余六国最大的优势便是皇权巩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完全称的上是说一不二。

    大汉有诸侯王,大唐,大隋有门阀世家,大宋,大明则有士族阶层,至于大元内部也是派系纷争不断。

    可以说,除秦之外,其余六国的皇帝,都绝对无法做到像扶苏一样一锤定音。

    但凡是有真才实学的,扶苏能够中意的,那么扶苏必然是不吝啬官职,一应官职那是说给就给。

    若是在天下其余六国,其余朝中各大势力不同意皇帝所为,单单这授官的流程,便能够给你拖上个一年半载的。

    扶苏官职给的爽快利落,可谓是更加吸引了不少天下六国才俊,这招贤馆当真是为大秦吸引了不少具有真才实学之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