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帝朝也因此有了说法,以此作为筹码拉拢不得儒门看重的人。 儒门修行中,大儒相当于人仙,鸿儒相当于地仙,虽然儒道神通特异,于杀伐、布阵、炼丹、推演、炼器等等手段上都不如其他各道,可明道理知法规,以此沟通天道,也是一门绝顶了不起的修行方法。 只是能够通明道理,以此解析天地法规之辈,何其难得? 虽天才人物不断,儒门弟子入世者众多,也算大兴于世,可终究不如玄门等修炼伟力归于自身,不受人道朝廷束缚的逍遥快活。 故而每每天下纷乱之时,道理不畅,天下人崇信杀伐,儒门弟子遭劫者众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但开始‘治国’,必然是大儒位阶,修浩然正气,立仁义之碑,乾坤颠倒、大厦将倾之时,怎会不死柬劝阻? 身在劫中,受人道龙气压迫,遇上昏庸天子,来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生修持就算废了。 立言、立命,哪是那么容易的? 就是因为儒门弟子受人道龙气压迫太甚,故而如今儒门圣地已经不太主张门下弟子全都入世,受人道朝廷束缚了。 由此诞生了不同理论的几脉传承。 小李先生看到颜如意那么紧张的样子,不由忍不住嗤笑一声。 随意的摆了摆手,自顾潇洒的离开了。 颜如意面色铁青,他也是鸿儒的修为,可因为是帝朝培养而出,三圣地都没有接纳他,其他几大书院中,只昔年游学到得石鼓书院,得到邀请入藏书楼一观,算是得到了儒门的承认。 可是自他与帝朝皇室愈发亲密之后,再未得到儒门子弟的亲近。 就像小李先生,面上毫不掩饰的厌恶和不在乎,整个人散发着一副羞与他为伍的感觉。 颜如意如何能忍? 正待他面色迟疑,想要动手教训一二的时候,夏侯乂重重的咳嗽了几声,以作提醒。 颜如意面色青白,冷冷的看了一眼小李先生离去的背影,二话不说甩袖离去。 夏侯乂面色不动,再度深深的看了一眼放回原处,以道德文气滋养的紫气万圣图,摇了摇头背负双手离开。 只是依稀的低声自语廖汀自空中传来。 “打草惊蛇啊,此次动用至宝圣器,一下子就坏了不少人的算计,从此多事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