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亲自下田-《三国之大汉崛起》


    第(2/3)页

    李恢看着刘禅所说的数据,本能的却是不信。

    一来是红薯,玉米来路不明,二来,李恢却是不相信这个世上能有这般高产的粮食,要是有,不就早被发现了吗。

    “只要按照我所说的办法种植,只多不少!”刘禅看着李恢坚定道。

    刘禅前世也是农村户口,对于玉米,红薯的种植方法也是门清,书信的内容极其详细。

    李恢又仔细的看了一遍,却是更加怀疑了,玉米的种植倒没什么,这红薯,居然还是插藤种植?藤剪断了还能存活吗?

    李恢为难道:“世子,你说这种薯种下去,能够长出大量青藤,青藤剪断,插土可活,这怎么可能呢?我虽然不精通农事,但也知道这植物没有根须是无法存活的,这般荒唐之事,上呈主公,只怕他也是不信的,若是种不出来,更是干系重大啊!”

    按照刘禅所说,他的种子至少能够种植一个县的土地,要是他把这种子献给刘备,没种出来而导致一个县今年没有收获,那可是犯了大罪。

    如今李恢刚刚担任南中都督,却是不敢轻易冒险。

    听了李恢这话,刘禅笑道:“不是没有根须,而是根须小罢了,按节剪断不仅可以插土存活,而且存活率也非常高。”

    李恢只是看着刘禅给他的纸张,沉默不语,这事情太新奇了,他根本不信。

    见李恢如此,刘禅心中暗道:“我说服李恢都如此困难,他再告诉父亲,只怕父亲也不会相信,如今我的积分都用来兑换种子了,今年是一定要种下去的,不种下去,可就浪费了。

    不过这些种子也不一定要种在成都啊,我一心想让父亲推广红薯,玉米的种植,却是想差了,既然来到南中,又何必将种子送到成都呢,让李恢在南中种植不就行了吗?

    到了收获之时,在请父亲前来观看,他见到了成品,必定会同意在益州大规模推广,而且这红薯也不好保存,送去成都也不方便。就算父亲同意在成都种植,还有可能被细作知道!”

    刘禅顿了顿说道:“这种子绝对可以种出粮食来的,这一点你大可放心,这样吧,让你将这种子送给父亲也不方便,不如你在南中自己种植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