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芮茶德不明白,为什么华夏人的春节,吃年夜饭要燃放鞭炮,从傍晚的第一声鞭炮声响起,便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是华夏的传统习俗,有超过2000多年的历史,具体已经不可追溯,和一个远古传说有关!”湘灵开始了详细的解释。 当听到有这么长的历史,芮茶德很是惊讶,不禁疑问道: “2000多年前,我们欧洲是什么什么时期?” 湘灵默默想了想,说道: “同时期,欧洲应该是古希腊文明,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而华夏应该是春秋战国!” “相传有个恶魔或者野兽叫‘年’,每一年的这一天就会出来吃掉家畜和伤人性命,人们在与‘年’的长久斗争中,渐渐发现了一个事实,‘年’害怕火光,红色和巨大的声响,于是,以后的每一年的这一天,华夏的所有人家都会燃放鞭炮(爆竹)和贴红色的对联!” 汤皖怕湘虎和大牛俩人听不懂,会觉得无聊,便在一旁翻译,哪知大牛随即嘟囔着嘴,掏出了腰间的家伙,恶狠狠的说道: “它要是敢来,俺一枪嘣了它!” “哈哈哈.....” 大家都被大牛憨憨的模样逗得发笑,汤皖让大牛收起来,说道: “那是传说,又不是真的!” 几人吃完饭,走出帐篷后,前后左右,四面八方的鞭炮轰鸣声,瞬间猛烈袭来,将众人包裹在其中。 顺着湖面,放眼看去,对岸不时的有亮光传来,那是鞭炮在空中绽放的花火,炙热且明亮! 这一刻,整个华夏大地上,都被轰隆隆的鞭炮声和绽放的花火所充斥,闻着空气里的硝烟味,真的令人“心旷神怡!” 芮茶德似乎很是震惊,在篝火的映衬下,整张脸上写满了火红的不可置信,摊开了双手,大喊道: “记者lin,我们是回到了欧洲战场上了么?” 随后飞快的奔向船舱,取出自己的手枪,朝着天上开枪,“啪!啪!啪!”的枪声与鞭炮上在这一刻,似乎没有违和感! 鞭炮声一直持续到12点以后的“财门”,才渐渐没有了声响,得以睡觉,大年初一的早上,又开始响起了鞭炮声。 吃早餐时,芮茶德哭丧着个脸,问道: “记者lin,昨晚不是赶跑‘年’了么,早上还有‘年’要来么?” 湘灵嘻嘻笑道: “‘年’昨晚被赶跑了,今天放鞭炮是为了迎接‘喜神’,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趋吉避凶、追求喜乐!” “等会我们还要去拍照片呢,你可以看看船民是怎么迎接‘喜神’的!” 大约八点钟的时候,岸堤上已经集结了所有的船民,排成了双人的一条长长的队伍,领头的是船家资历最老的船民。 有热心船民站在岸堤上朝着帐篷喊道: “大妞,快带人出来,接‘喜神’!” “唉!来了!”湘灵大声的回喊道。 然后匆匆拿着笔记本,去记录沿途所见所闻,而芮茶德则是端着相机跑到最前头拍照,汤皖,大牛和湘虎被船民热情的拉进了队伍里。 “西南160步,辰时,迎接喜神!”老船民扯着嗓子喊道,这是特意找人测的“喜神”方位,每一年都要测! 前面的船民对准西南方向,抬着手里扎着花花绿绿的猪羊,随着老船民走,到了地方后,把这些猪羊围成一个圈,点燃。 后边的船民抬上祭品,摆放在火堆前方,老船民跪在祭品前方,用手捧起泥土,垒三个小土堆。 分别代表中间小土堆为天神;左边小土堆为地神,右边小土堆为喜神。 再往三个土堆上,分别插上香三炷,烧纸三张,后面的船民便齐齐三跪九拜,嘴里高声呐喊:祈祷喜神保佑、出门顺利等等!! 汤皖等几人也跟着船民走一遭,体验了一把迎“喜神”。 这个仪式结束之后,船民们便齐齐回家,等着第二天出门,因为年初一是不串门的,这也是习俗。 等到了初二这一天,刚过了子时,大约12点之后,船民们就开始起床了,湖边家家户户的木船上都燃起了弥足珍贵的油灯。 湘灵叫醒了芮茶德,今天要全程记录船上人家的特殊婚礼仪式,和陆地上迥然不同的婚礼仪式。 由于是集体婚礼,还是由昨天的老船民主持,把要结婚人家的船组织划向湖中央,并靠在一起,开始拉上红色的装饰品。 船舷,棚顶上贴红色的喜字,船桨上要扎一个红花,这是自家住的船,也是等天亮就要迎亲的船。 这场集体婚礼是湖兴“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所有的船家人都无条件的前去帮忙,划着小船前去湖中的迎亲船上。 夜幕下的湖兴,仿佛是睡醒了一般,充满了活力,高空中的点点星光,与这一方大湖上的点点渔火交相辉映。 湖中几十条迎亲船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向着远处深邃而幽暗的湖面荡漾开去,船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结!婚!咯!”老船民用齐鲁口音一字一句,重重的喊道。 “结婚咯!”后边的其他船民就接上,齐声喊道。 船民经常说的一句话:天下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