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周天子》


    第(1/3)页

    这宰相就是世子,世子就是宰相。

    白乙丁、成之望等人出得王殿之后,仍然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试问谁能想得到当初那个疯疯癫癫,不修边幅,唯唯若若的世子,竟是当今世上最具权势的大周宰相。

    但他们可都是见证者。

    他们之前当然也是见过姬定的,但那只是远距离,而且世子给他们的印象,就是披头散发,睡袍加红短裤,故此当姬定换回造型之后,他们一眼就认出来。

    毕竟姬定也没有七老八十,才二十多岁。

    这可真是一个惊天大爆料啊!

    当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顿时舆论哗然。

    除他们一家人外,每个人都是懵的。

    这怎么可能?

    我们的宰相竟然是大周世子。

    “原来如此。”

    昭阳是磨着牙道。

    司马昭鱼道:“你相信这是真的?”

    昭阳道:“洛人,周济,济周,这还不明显吗?”

    “济周!”司马昭鱼双目一睁。

    昭阳道:“他当初去到我们楚国,可不是为了辅助先王争霸天下,而是去收复国土的。”

    他们之前一直不太明白,周济的野心是哪里来的,如今一切都变得明了起来。

    司马昭鱼皱眉道:“如此说来,他在我们楚国所做得一切,全都是阴谋,可不是受到冤屈,而改变想法的......此人真是太可怕了。”

    ......

    “会...会长是大周世子?”

    杜远不敢置信地看着子让。

    子让抚须道:“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娃,心里就揣着天下,除非这天下本就是他的。”

    杜远忙问道:“恩师早已知晓?”

    子让摇摇头道:“为师只是有过怀疑,但这种事为师也不敢肯定啊。”

    杜远皱眉道:“如此说来,会长并非是为天下人谋夺天下,而是为大周谋夺天下?”

    子让道:“二者并不冲突。”

    ......

    “孟院长这是要去哪里?”

    孟子急急出得门来,抬头就见到白圭站在门前。

    “白兄可有听说外面那些传言。”

    “那非传言。”白圭笑道。

    孟子一怔,忙问道:“白兄是否早已知晓此事?”

    白圭捋了捋胡须。

    孟子忙问:“此事事关天下苍生,还望白兄能够如实告知。”

    白圭道:“不瞒孟院长,其实我一直都在为世子效力。”

    “啊?”

    孟子震惊地看着白圭。

    白圭又道:“但是我并不知晓的世子的存在。”

    孟子又是一愣,道:“白兄此话怎讲?”

    白圭道:“早些年我曾回到洛邑做买卖,蒙天子赏识,又在王殿为臣,可是之后天子突然派我去濮阳行商。

    之后又不断给予我任务,起初我一直不明白,这些任务跟洛邑到底有何关系,我怀疑一定有人在进行何种阴谋。

    直到前不久周济进入洛邑,我才恍然大悟,这些任务其实都有利于周济,再加上周济当时并未取代大周,以及周济未来之前,世子府世子就突然暴毙。

    我断定周济才是真正的世子,这些年也一直是他在给我下达命令。”

    白圭的为人,孟子可是很相信,不禁激动道:“他欺骗了我们所有人。”

    白圭道:“否则的话,他也活不到今日。”

    孟子哑然无语。

    若是早曝露的话,姬定早就死了。

    ......

    这消息一爆出来之后,所有线索开始汇集。

    洛人!

    周济!

    济周!

    周村!

    黄纸、牙粉、墨汁。

    而在这几年间,除了王殿的奴仆,就没有外人见过世子。

    周济一来,世子暴毙。

    而且郑公主曾在王殿待了一年,然后就出现小世子。

    周济不戴冠冕。

    一切的一切都指向周济就是世子。

    在舆论发酵几日之后,姬扁突然发布告示,说明这一切。

    他表示由于他当年贸然出兵秦国,导致洛邑岌岌可危,是世子的计策帮助洛邑度过难关,但是他害怕有朝一日,诸侯会进入洛邑,于是才决定偷偷将世子送出去,以免周王室绝后,只不过他也没有想到,世子还能够回来。

    这......。

    孤身一人闯到诸侯国,竟然...竟然还振兴大周。

    这真是天不亡我大周啊!

    洛人是极为兴奋。

    原来不是我们不占领,而是我们的世子回来了。

    骄傲!

    这真是洛人的骄傲了。

    如果世子不收回我们的田地那就更完美了。

    当然,各国派来的文士,可不会就此罢休,毕竟打个嘴炮又不累。

    他们表示这一切都是周济的阴谋,他假冒世子,而且是周济逼着天子承认他是世子的。

    无耻。

    虽然孟子他们都相信周济就是世子,但是那些文士一口咬定,这就是阴谋,关键这也确实不太好证明。

    不管怎么样,目前控制大权的就是姬定,他可以逼迫天子这么干。

    ......

    世子府。

    久违露面的姬定,终于出现在世子府。

    同时他也请来满朝文武。

    是无人缺席,全都是第一时间赶到,自家老婆生孩子可都没有积极。

    因为他们都被骗的太惨了。

    尤其是楚人和墨者。

    他们需要姬定的一个解释。

    当姬定与姬舒身着朝服出现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这对年轻的夫妻。

    有人激动,有人愤怒,也有人震惊。

    “呵呵!”

    这坐下来,见到诸人的神态,姬定呵呵笑了起来。

    昭阳冷冷问道:“世子是笑我们太愚昧么,被世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我是笑部长过于愚昧,但并非是被我玩弄于股掌之间,而是.....!”

    姬定神色一变,神情严肃道:“对于我而言,那楚王乃是叛臣,我都已经饶过他们一命,真不知部长为何愤怒?”

    这一句话就将昭阳给怼得墙上去了,涨红着脸,做不得声。

    江山是我大周的江山,那块地可是我先祖赐予楚王先祖的,我不杀人,已经是非常仁慈。

    姬定又道:“不过这一切并非是我早就谋划好的。”

    “是吗?”司马昭鱼淡淡道。

    姬定点点头道:“我父王已经发了告示,为何我离开洛邑,相信你们也很清楚,这我就不做解释。”

    说到这里,他轻轻吐了口气,道:“在我离开洛邑之后,我很想弄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为什么我大周会沦落到这种地步,那秦君打个喷嚏,洛邑就如同山崩地裂一般。

    而在诸侯国中,最接近我大周制度得,就是楚国。由于我当时年纪尚轻。”

    子让呵呵道:“现在也是如此。”

    如今周济也就二十五岁。

    “过奖!”

    姬定呵呵一笑,又继续道:“由于我当时年纪尚轻,故此我打算先在卫国获得一些名望和经验,之后我就在卫国帮助卫侯变法,但结果失败了。”

    殷顺且立刻道:“卫侯难道不是死于世子之手吗?”

    卫侯死后,姬舒接管卫地,这很明显就是你们夫妻的阴谋。

    姬定道:“当然不是,卫侯是死于自己对于权力过于贪婪,我给予卫侯的每一条建议,都是治理国家的良策,殷部长倒是指出我的哪条建议是要害卫侯的?”

    殷顺且默不作声。

    姬定又道:“是卫侯过于贪婪,他不管国家兴亡,不管对错是非,只顾着平衡朝廷,绁错他们犯下如此多错误,但是卫侯却依然重用他们,何解?就是为了平衡你殷顺且。可见卫是亡于卫侯,而非是亡于我,但我确实也帮助我夫人取代了卫国,但这是坏事吗?郑国的人民可比卫国的人民要幸福得多。”

    殷顺且兀自不语。

    如果现在说让郑国百姓回到卫国,没有人会答应的。

    司马昭鱼郁闷道:“楚国亦是如此,世子的每条建议都是对的,只不过世子也知道楚王是不会听的。”

    姬定笑问道:“那能怪我吗?”

    “......!”

    司马昭鱼无言以对。

    这贤臣当得确实无懈可击啊!

    姬定道:“正如我之前所言,我之所以要去楚国,是寻找我大周兴衰的秘密,当时并未想到今日,因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也是不可能的。”

    孟子、子让他们稍稍点头。

    唯独白圭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

    他不相信。

    他一早就在帮助姬定谋划大业。

    姬定又继续道:“而在楚国我终于找到原因,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世袭。贵族世袭,杜绝了人民向上的通道,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想过更好的生活,谁都想当人上人,但是由于世袭制的存在,导致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过上更好的生活。

    正如同谁也不无法阻止水下流,这必然是会失败的,各国变法也都有针对这一点,只是不够彻底。

    其二,贪婪、自私,楚国的那些贵族,死到临头,仍不愿意给予人民一粒粮食,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们的灭亡是他们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而新会的创立,就是我对大周这两点的总结。看看杜组长,看看鲁部长,他们可都是平民出身,但是他们的才能,却不亚于在坐的大多数人。

    如果没有新会,他们不可能有出头之日。故此我兴建学院,宁可饿着肚子,也要让每个孩子读上书,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出身不能代表一切。”

    杜远点点头,彷徨的神情又变得激动和坚定起来。

    虽然会长身份有所变化,但他做得事,都是正义的,都是有利于百姓的。

    姬定突然叹了口气,道:“但我毕竟是世子,故此当我回到洛邑时,我是第一时写信给父王,将我总结的一切告知父王,希望他重掌王权之后,能够带领我大周走向兴盛。”

    孟子问道:“你当时之所以洛邑外逗留数日,就是因为你想让天子重掌王权。”

    姬定点点头,道:“可惜我父王不答应,父王认为这江山是我夺回来的,理应继续由我来掌管。最终我未能说服父王,但是我也做不到从父王头上取下冠冕来,再加上我个人非常反对世袭,故此我才决定继续隐瞒身份,颁布九鼎法,限制王权,同时彻底废除世袭制,建立一个法制,且以民为本的国家。”

    孟子听罢,不禁神色动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