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贫穷限制了想象力-《重生之全面复兴》
第(1/3)页
罗峰希望用这部电影帮他的魔方玩具做宣传,最后还是把电影的名字改成了《魔方》,甚至让第一部的智障主角手里拿着一个三阶魔方,不知道这算不算华语电影里最早的广告植入?
这部《魔方》将在4月14日上映,嘉禾的十几家戏院会拿出对待《半斤八两》的态度进行排片,电影宣传片马上就会在电视台播放。
罗峰这位被香港人誉为“金熊导演”的天才导演,本身就是吸引票房的一大卖点,更别提还有萧炎和吴邪出演,他们三个现在是中原娱乐和佳艺最火的招牌。
中原娱乐与嘉禾这次的分成协议相信会让香港其它制作公司羡慕嫉妒,本土地区前两周票房55分成,后两周46分成。海外票房,呆湾+东南亚30%票房分成。韩国+日本20%票房分成。
这是中原娱乐提出的分成要求,嘉禾若是不答应,他们就去找邵氏。
邹文怀和何冠昌心里再不情愿,此刻形势比人强,也只能答应这种平等的分成条件。
邵氏和嘉禾现在没什么能威胁到中原娱乐,他们又不是少了这点票房就揭不开锅,大不了先不卖外埠,像《追随》一样去参加电影节,照样能把外埠卖出去。
戛纳电影节眼看就快到了,这部电影就算拿不到最高奖,入个围也没什么问题,那时自然有各地片商来主动购买版权。
罗峰这边也联络了不少独立戏院,比如百老汇戏院,以及中原娱乐旗下的三家戏院。
这几个月,他不仅光大笔买入日本水泥公司的股票,趁着股灾期间不少戏院老板破产,或是需要现金周转,他已经悄悄买下三家独立戏院,一家在旺角,一家在沙田,一家在观塘。
旺角和沙田的戏院都建在老城区,各自都有十多个年头了,装修老旧,设备落后。
但这类戏院在香港占了多数,新戏院一般都建在新城区和富人区,或是商业街上,不过想要票房的话,这些上百家的老戏院才是输出主力军。
沙田的那间老戏院放映厅最大,能容纳800人同时观影;旺角的戏院少小些,但也能容纳600人同时观影;观塘的戏院建在新城区,内部两个放映厅,一间能容纳那300人,一间能容纳200人,不过环境和设备要好的多,票价自然也要高一些。
罗峰打算建立自己的“中原院线”,院线内的每家戏院都叫“中原戏院”,同时要分档次,最牛逼的是“旗舰戏院”,其次是“龙头戏院”,最后是“主力戏院”,根据地段、装修、设备来评级。
但这两年他不会对这三家戏院翻新,罗峰买下戏院后连设备都懒得换,反正换了票价又不能涨。
今后除了新建的戏院,这些老旧戏院进入八十年代后就要陆续淘汰,他没必要在这上面投入太多。
现在这三家戏院能为他贡献1800个座位,如果全天候放映《魔方》,一天七八场下来也能贡献不少票房。
罗峰心里的最低目标是“五百万票房”,虽然股灾还在继续掏空香港人见底的钱包,但这部电影如此牛逼,不可能连五百万票房都没有吧?
吴邪却觉得香港人的钱包没那么脆弱,他的第二张唱片已经发售两周,即便在他只进行两场签字会的情况下,依然在本地卖出了一万五千张,半数唱片店和音像店都断货了。
香港和东南亚的发行商还没传回销售情况,但从新闻报纸,还有电台点歌的情况来看,这些地区的销售情况绝对差不了,每天都能接到催货的电话。
这个年代,电台播歌要给唱片公司版权费,但是不少唱片公司为了宣传,会考虑免收,或者少收。
吴邪只在唱片发售后的前两周免费,现在各地电台要继续播就得付钱,不然律师信分分钟给你寄过去。
这段时间,光是收亚洲电视台的版权续费,他就已经赚到了不少小钱钱。
随着各地都已断货,他的第二批五万张订单已经下给发烧厂,吴邪现在对于年内卖出20万张的销量充满信心。
晚上,吴邪接到了上海方面的电话,这次打来电话的是美影厂厂长特伟,对方想了解具体的合作方法。
这件事,吴邪已经在寄给乔凯旋和美影厂的信件上,包括与香港新华的负责人沟通时就说过了,但是特伟要在电话里确认一下,年轻的吴邪有没有决定权,他能否全权代表佳艺电视台?
吴邪这次给特伟吃了颗定心丸,他在佳艺的职位是副台长+动画部部长,全权负责电视台的动画制作。
这一次合作,佳艺方面会出资二十万美金,与美影厂合作制作一部动画长片,即动画电影。还有一部动画连续剧,也即是动画片,或者叫动画漫画(动漫),这都是一个意思。
但这钱不能白出,美影厂需要调一批人到香港为佳艺电视台培养人才,这批人也会负责一部分制作任务。
这种合作模式有点像苏联当初援助中国的科学家一样,美影厂需要手把手教会佳艺电视台制作动画。
当然,这些人的一切开销都由佳艺负责,包括食宿和工资。
美影厂每年可以调整援助名单,也即是允许美影厂每年更换一批援助人员。
这些要求特伟觉得很合理,他最关心的一个是资金问题,另一个是创作自由的问题。
其中“钱”肯定是最现实的问题,现在佳艺一出手就是20万美金,这直接让穷兔子宕机了,早就穷惯了的特伟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这么大一笔创作经费,连做梦都不敢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