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小小玩具厂-《重生之全面复兴》
第(2/3)页
罗峰根本瞧不起那些小混混,虽然真把所有帮会控制住,那时的确有资格谈合作,但被人定下帮会性质,合作也有限制,更会被日渐强大的祖国瞧不起。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继续赚钱,积累名气和影响力,这才是王道!
大佬赚钱的路子并非只有股市和期货一条,《魔方》上映两周后,香港票房突破350万港币,呆湾票房换算成港币是490万。
《魔方》在东南亚和韩国的上映晚了一周,东南亚依然没法及时统计出准确票房,但是韩国第一周的票房已经出炉,换算成港币是140万,这个数字貌似有点低。
但是考虑到韩国的电影市场一向排外,罗峰、萧炎、吴邪等人的名气在韩国又没有达到声名鹊起的地步,《魔方》这类电影能有这个票房已经非常难得,一般港片想在韩国拿到高票房,还得是功夫片、爱情片、枪战片。
4月初,嘉禾已经在韩国与当地片商合作上映了《追随》,当时打着的是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最终大名单的旗号,这才吸引了一点眼球。
月底《魔方》上映后,《追随》也正好上映三周下画了,总票房为180万港币。
这个票房看起来更少,但在今年韩国前五个月的所有电影里,这已经是总票房第八位的电影,有望进入年度前二十。
嘉禾方面对于这个票房已经非常满意,这样一部上映时所有主演在韩国都一无所知,毫无名气的香港电影,还能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这也能看出,韩国人相比香港,特别是东南亚人,显然更喜欢看这种烧脑电影。
但要说《追随》最受欢迎的地区,还得是日本。因为除了能接受烧脑剧情外,日本人对于刺激的尾行非常感兴趣,霓虹人从电影一开始就被那段尾行的剧情牢牢吸引住了。
最终390万港币的票房也让嘉禾喜出望外,这个成绩比《半斤八两》在日本高了一倍还多,可见电影的鉴赏能力是与经济挂钩的。
嘉禾不知道的是,《追随》这部电影在欧洲创造了350万欧元的票房,其中光是英国就贡献了120万,整个欧洲票房换算成港币大概是1500万左右。
美国还没上映,但想来几百万美元的票房还是有的,这时姑且不算《追随》悄无声息间就刷新了港产电影的全球票房记录,这事最大的收获也不在于此,而是有了这样一次令各方都满意的合作,中原娱乐的电影便有了一个上升渠道,今后来自欧美的片商会更主动的寻求合作,中原娱乐慢慢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发行网,不再依赖邵氏和嘉禾卖外埠。
其实,《追随》打下来的基础,现在就已经尝到了甜头。
当初《追随》上映时,韩国没人知道罗峰和吴邪是谁。
但在《魔方》上映时,大家看到海报上那两个熟悉的面孔,一下就认出了这就是刚刚下画的《追随》里的两名主演。
话说回来,罗峰和吴邪的颜值+高潮演技,再辅以《追随》在当代难以企及的剪辑技术和电影结构,使得这部电影在日本和韩国叫好又叫座,不少电影杂志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他们两个在棒子眼里已经是非常受追捧的长腿欧巴了,这部《魔方》一上映就取得了远超《追随》的票房,头一个礼拜就有140万港币的票房收入,功劳有不少要按在《追随》上。
罗峰和嘉禾都对这个票房成绩很满意,这样的票房走势只要不蹦,完全有能力冲击韩国年度票房前十的位置,这在一向排外的韩国已经算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更是香港电影在韩国取得的最好成绩。
但是大佬却不满意,因为另一位面的《少林寺》,六年后可是取得了大约三千万港币的韩国票房。
如果算上通货膨胀的话,这个数字一直到四十年后都是华语电影在韩国的票房记录。
现在这部《魔方》,最多也就五六百万港币的总票房,实在无法让大佬感到满意。
《魔方》东南亚地区的票房还没统计出来,但据嘉禾传来的消息,顶多跟香港本土的票房差不多。
这样不算最大的日本市场,这部《魔方》目前在亚洲只取得了大概1100万左右的票房。
这些钱看起来不少,但想要帮助罗峰在几个月后吃下九龙仓,那只能算杯水车薪。
《追随》的亚洲票房加上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发行权,一共卖出了1600万港币+300万保底费,最后落到自己手里的收入差不多是1200万港币,再去掉宣传费和制作成本,这部电影的净利润差不多是一千万港币。
一部电影既拿了奖,又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赚到一千万,这在所有人眼里都算成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