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废物。” 刘知府的手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 “唤林同知。” …… …… 笙歌一马当先,带领着两千多士兵冲出城门,懒洋洋的瓦剌军有些摸不着头脑,说好他们只需要在城下叫阵,便能收获今年过冬的粮草呢? 直到滚烫的鲜血泼洒在面颊上,瓦剌军才知道,这次是玩真的。 只可惜晚了…… 在笙歌的带领下,势如劈竹,几乎全歼了前来骚扰的瓦剌军,大获全胜。 就连被虏的平民,笙歌也派梁千户暗中解救回来。 又不是打不赢,签什么协议? 笙歌干脆利落的一场仗,让大同府的百姓大开眼界。 原来,瓦剌军不是不可战胜的。 原来,他们也可以不必委曲求全的每年送上赔偿。 所以,那知府大人为什么热衷于议和? 一场大捷,梁千户和郭千户手下的士兵士气高亢,终于不用那么憋屈了。 军人的价值,必须得体现在保家卫国之上。 郭千户是梁千户的至交好友,在梁千户投诚的第二日,便把郭千户引荐给了笙歌。 这便是她两千多兵马的来源。 烹羊宰牛,美酒佳肴,全军庆贺。 对笙歌军令置之不理的士兵们,喝着这份属于胜利者的美酒,心头分外不是滋味。 这份喜悦,本来大家是可以一起共享的。 只是,他们没有选择听从指挥使。 “举杯共饮。” 笙歌站在人群中,看着各式各样复杂的神色,坦然的笑着。 为将为官者的勾心斗角没必要用在普通士兵身上。 身为军人,对于沙场,对于胜利,就会有天然的渴望。 这份渴望和血性,一旦被点燃,那自然就会自发的跟随着她的脚步。 毕竟,她才是名正言顺的指挥使。 不着急,来日方长嘛。 笙歌仰头,一口饮尽杯中的烈酒,皓月之下,清风拂面,篝火映目,这是在京城体会不到的畅快。 她喜欢无拘无束,洒脱自在。 笙歌这边载歌载舞,而刘知府则是怒火中烧,盛怒之下不知砸坏了多少瓷器。 “两个千户投诚,你竟然半分示警都没有,全盘计划,就毁在听信你之言。” “废物。” 第(2/3)页